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郎溪新闻 > 正文

石佛山下云之舞

来源:宣城日报 2014-08-20 16:17   https://www.yybnet.net/

郎溪县姚村乡是云舞的发祥地。这里群峰连绵,一年四季,云雾缭绕。山里人长期体会着这种出门抬头见云彩的生活,于是,云舞应运而生。近日记者走进姚村探访——

记忆中的“云舞”

现年88岁的姚良成,早在解放前就参加了云舞表演。作为民间老艺人,姚良成当过数十年的花鼓戏职业演员,“跑”过旱船,“玩”过马灯,“舞”过龙灯,但他最熟悉、最喜欢的民俗文化,还是起源于姚村乡的民间群舞——云舞。

从伴奏到编舞到演出,姚良成可谓“门门通”。记者问及云舞,姚老更加来了精神。他饶有兴致地介绍起云舞的起源和演变历程,并即兴演唱了云舞歌中的“赐福调”……

云舞,是起源于清代的姚村民间群舞。如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云舞也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提炼加工而成。

回眸云舞,也曾辉煌。这朵民间艺术的奇葩,1958年曾在芜湖地区业余文艺公演的舞台上炫然开放,好评如潮。1997年,郎溪文化部门将云舞加工改造,出席第八届《宣州之声》演出,获得表演二等奖……

作为云舞的发祥地郎溪县姚村乡,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这里群峰连绵,涧水泻银,竹木茂盛。石佛山巅,有“石佛撑云”之美景,一年四季,云雾缭绕。山里人长期体会着这种出门抬头见云彩的生活,于是,有人用竹片和硬纸扎成云朵状的玩具供孩童玩耍。众孩童手执“云朵”,追逐蹦跳,嬉戏舞蹈,便有了云舞的雏形。

当地民间艺人从中获得了创作的灵感,创作出独树一帜的舞蹈。起初的云舞,仅仅作为龙灯、马灯的伴舞,后来逐渐发展成能在广场和舞台上独立表演的一种舞蹈艺术。云舞表演,是灵动之美。一群活泼的孩子,双手执着云朵(道具),在山下的广场上,舞之蹈之歌之,把青春的激扬和欢快融入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中。表演一般需要15个演员,其中跑云角色10人,捧花角色5人。跑云角色男女各半,各执两朵彩云(道具)。男的扎白头巾,穿白色短裤或白灯笼裤,代表白云。女的穿彩衣彩裤,代表彩色云朵。捧花女为5名少女,她们的衣着与跑云女相同,道具则为花篮,篮内插满鲜花和五谷,象征着吉祥美满、五谷丰登。尾声,舞者用手中的“云朵”排成汉字造型。一声锣响,在三秒钟之内排成一个字。舞步轻盈欢畅,舞姿翩翩柔美,往来穿梭,忽如祥云轻移。

云舞表演,边舞边歌,完美融合。曲调有“云调”、“五更调”等,有唢呐、笛子、二胡等民乐伴奏。表演还穿插着舞龙舞马,好不热闹。观者如云,大都是赶庙会赶上“热闹”的乡民。山乡的原野作舞台,巍巍的青山作背景,朗朗的太阳作灯光,这样的一场以“原生态”形式推出的的民间舞蹈,可谓美轮美奂。

云舞“再生”筚路蓝缕

云舞这朵民间艺术奇葩,曾经几度炫然绽放。辉煌之后,又几度沦落和尘封。遗憾的是,云舞寂寂而遁,千呼万唤不出来。

云舞再生,困难重重。姚良成说:“没有项目,没有经费,演员难觅难留。”请中小学生当演员,排练和演出耽误学习,家长不愿意。即便勉强培训之,刚学了“手艺”,因升学、转学或毕业而“告别云舞”。传承艺人难觅,有的老了,有的改行了。

当地政府虽然正视了保护非遗文化的重要性,并花费了大力气让云舞“回归”,但如何建立传承非遗文化的长效机制,仍然是当下需要正视和亟待解决的头疼问题。2013年夏,非遗云舞“回归”工程启动。担任云舞编导的81岁老艺人张白萍,每天上午7点半,准时赶到姚村中学排练场地,手把手地传授云舞的舞蹈技艺,不遗余力地传承非遗文化。

张老患心脏病,做过多次手术,身体非常虚弱。但他的兴致很高,每每亲临排练现场,从言传到身教,无不细致入微。他耐心反复地示范一个个舞蹈动作,让孩子们看仔细,学到位。姚村乡党委书记翁立平说:“81岁高龄的张老,身体欠佳,精神可嘉。为着非遗传承,默默践行着奉献精神。”

乐队到场,音乐飞扬。胡琴咿呀,竹笛清吟,锣鼓助威咚咚响。美妙的音乐,造就了艺术的氛围,也激起了小演员们跳云舞的灵感和热情。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姚村乡成立了“云舞回归”领导小组,整理了舞曲和歌词,并着手招募、组建了“云舞”编创队伍。

和乐而舞,什么样的乐,什么样的舞?

“新版”云舞简洁、流畅、大气、优美。该乡姚良友、莫本学、丁晓敏、熊奎等文艺骨干积极参与编排工作,协助老艺人,把云舞进行了适度改编和创新,从民乐伴奏到舞式编排。

整合资源云舞“回归”

“遥遥皖东南,巍巍石佛山,石佛撑云景观好,郎川八景自古美名传……”在欢快的云歌声中,在柔美的民乐伴奏声中,一群手执“云朵”的活泼女生,随着音乐的节奏,在广场上舞之蹈之,把青春的激扬和欢快融入到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中。

2013夏季,姚村乡启动了非遗“云舞”的“回归”工程,让沉寂多年的“云舞”起死回生。也是在这一年的秋季,在石佛山广场进行了“回归”云舞的公演。捧花女高举花篮,篮内插满鲜花和五谷。跑云的小演员,舞步轻盈欢畅、飘逸柔美。捧花篮的少女穿插其间,期间,还穿插着龙灯马灯的伴舞,现场好不热闹喜庆。

这次参加云舞表演的小演员,全是姚村乡的中小学生。姚村乡党委书记翁立平说:“云舞演员在中小学里挑选,旨在让非遗文化走进校园,让孩子们在载歌载舞中领略古典文化和民俗艺术的魅力。”

这一年新版云舞,编创人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略略做了改动。编创人员之一的姚良友介绍:“新版云舞的音乐特点主要是以吹奏打击乐为主,旨在表现人们在欢庆丰收时载歌载舞的喜悦心情。舞蹈节奏,从舒缓、平稳渐进到欢快。形式从走云到变形,到跑云,再到龙、马、云齐舞共欢。”云歌整个舞蹈分三段歌曲,即,一赞云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二赞人杰地灵,连年风调雨顺;三赞静界桃源,徽韵姚村,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姚村乡党委书记翁立平介绍:“为了更好地挖掘整合文化旅游资源,该乡成立了‘姚村民间文化艺术推进会\’,以助推该乡文化产业的大发展。”2007年,云舞成功申报宣城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又成功申报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该乡不定期组织“云舞”到外地演出,以“舞”会友,进行文化交流。同时,积极开展“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创建工作,聘请市作协会员撰写文本并摄影,该乡姚村村于2009年成功申报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2011年,姚村乡又组织编纂出版了《佛山圣水话姚村》,还利用石佛山的传统庙会,每年组织一场商品物资交流会,将该乡的佛教文化、旅游文化、商品贸易一并激活。

新闻推荐

建平镇严肃纪律开展“小金库”治理

郎溪讯 为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肃财经工作纪律,郎溪县建平镇召集各财政预算单位及村、社区等独立核算单位开展严肃财经纪律和“小金库”专项治理自查工作。&n...

郎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郎溪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石佛山下云之舞)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