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十字铺茶场下岗职工盛学清女士,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为1964年3月,按这个计算,她现已满50周岁,今年3月就能领取退休金,但她的工作档案上,记载的出生日期却为1965年10月,这意味着,她不仅要多交一年半的养老保险金,还要到明年10月才能拿到退休金。近日,盛学清拨打本刊热线电话2831875,想帮自己“找”回这1年。
填错招工档案,退休日期被后推一年半
“绝对是1964年3月。”盛学清女士向记者亮出她的身份证、户籍证明、职工养老保险本,上面填写的盛女士的出生日期都为1964年3月,“可社保中心那边,好像只认当年的茶场档案。”
“这意味着还要交1年养老保险4000元,然后等1年半后才能拿到退休工资,这样一正一反,说损失3万元,丝毫不过分。”盛学清的丈夫杜俊说。
据了解,盛学清从1996年下岗至今,已交了19年的养老保险,今年3月,年满50周岁的她准备去郎溪县人社局领退休金,却被工作人员告知,明年10月才可领退休金,因为人社局以茶场招工档案上的出生日期,即1965年10月为准。盛学清说,30年前的招工档案是丈夫代填的,所以误填成了1965年10月。
“当时县人社局档案管理人员表示,只要找到原始出生日期材料,就可以更改档案上的日期。”杜俊告诉记者,他立即找茶场派出所办理了盛学清的户籍证明,人社局方面也依照证明将电脑文档及养老保险本上的日期进行了更正,只是退休日期依然无法改动。
“我补充的那些材料,都能指证档案里1965年是错误信息,那为何就不能更正退休日期呢?社保中心怎能用招工档案来一刀切呢?”盛学清很不解。
相关文件规定,退休日期依原始档案计
根据劳社字[2008]45号文件《安徽省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退休审批管理规定》,职工退休日期主要参照档案上的出生日期来计算,同时参照身份证,当二者不相符时,以档案里最早的一张表格来计算,郎溪县人社局工作人员表示。
“文件如此规定是有道理的,绝对不是一刀切,而是为了化解类似的历史遗留问题。”郎溪县人社局社保科工作人员表示,在计划经济时代,一些人为了迎合单位招工的年龄要求,纷纷在招工档案里将自己的年龄改小几岁,如果没有文件中的相关规定来约束,部分改小档案年龄的人,可能会用身份证上的实际年龄办理退休工资,这就无形中缩小实际工作年限或参加社保的年限,用投机手段提前获取退休金,这将严重破坏制度公平。
此外,将盛学清的出生年龄定在1965年,是经过法定工作程序,由人社局档案评审小组,参照档案中的原始材料会议评审通过的。“盛学清
然后来补充了户籍材料,但户籍材料与身份证信息是同一回事,而身份证信息不足以证明,她在工作档案上的出生日期是笔误填错的。”郎溪县人社局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是笔误,不可能所有的原始档案上都出现同样的笔误,所以出示有效的原始材料才是关键。”
工伤病退、补充原始材料
两条补救途径可供选择
随后,记者从市人社局养老保险科了解到,目前盛学清只有通过两种途径可更改退休日期,要么来市人社局申请病退,要么出示真实的原始材料,旁证招工档案里的出生日期是笔误写错的。
盛学清如因病而丧失工作能力,她可以到市人社局工伤保险科,申请工伤鉴定,如果条件符合且通过鉴定,那么她就可以提前1年病退,由此今年即可开始拿退休金。如果此项鉴定未能通过,盛学清只能通过补充原始档案材料,证明现有工作档案上的1965年是笔误,就可实现退休日期从2015年改为2014年,市人社局养老保险科工作人员表示。
盛学清的丈夫杜俊,对市人社局提出的方案比较满意,并表示接下来将仔细查找,希望能找出填有真实出生日期的原始材料,以便快点办结退休事宜。
新闻推荐
阳光明媚的下午,在郎溪城区郎步路上,遇到一对年过花甲的老夫妻,他们的一个举动吸引了记者。老爷子弯下腰背起了他的老伴,瘦小的老人显得有些吃力,每走几步便放下老伴歇息一会儿。站在一旁的女子告...
郎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郎溪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