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媚的下午,在郎溪城区郎步路上,遇到一对年过花甲的老夫妻,他们的一个举动吸引了记者。老爷子弯下腰背起了他的老伴,瘦小的老人显得有些吃力,每走几步便放下老伴歇息一会儿。站在一旁的女子告诉记者,老夫妻俩是她的父母,他们是陪母亲来办理残疾证的,父亲坚持要自己背。记者上前询问老人为何不让子女背,老人笑着说:“我的老伴,当然我背更好。”
“她操劳了一辈子,
现在换我照顾她”
王培生老人今年70周岁,老伴吴小美已经67周岁,老夫妻家住郎溪凌笪乡侯村村花树村民组,结婚已有50个年头。五十年来,他们算不上是大富大贵,日子过得还算幸福。在吴小美老人六十岁的时候,本应该在家享清福的时候,可是她突发脑溢血中风,半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
谈起老伴照顾她的日子,吴小美老人心里充满感激,她说:“年轻的时候,老伴他什么都不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除了干农活什么家务活都不会做。可是自己生病了以后,他现在又会做饭又会洗衣服,什么家务活都是他做了,不容易啊。”吴小美对于老伴的好总是有说不完。
每天王培生都是忙前忙后,给老伴穿衣服、洗衣服、洗菜、倒痰盂,可是他从不觉得累。王培生说:“老伴以前是家里的顶梁柱,什么累活脏活都干得了,刚生病的时候老伴性格变化特别大,有时候会对我发火,我就让她骂几句,人生病了嘛,难免都会有情绪。”
“看着她现在能走十步,
我心里高兴”
吴小美生病前两年,王培生就将家里的田地外包给了别人,专心在家照顾老伴。晚上睡觉的时候,吴小美连翻身都需要帮忙,王培生每天半夜就经常起来帮老伴翻身。那个时候,医生建议像吴小美这样的病人要经常按摩和做复健。为了防止肌肉萎缩,王培生就学着给老伴按摩手脚,抱着她试着站起来,慢慢地尝试走几步。
在王培生的细心照料下,老伴渐渐地能够在搀扶下拄着拐杖在院子里走几步了。“她现在不仅能自己坐在那里,在门口还可以活动几步了,不过最多就能走十步。”王培生从心里记着老伴的进步,说起这些,他脸上就洋溢起笑容。
吴小美总认为自己是老伴的累赘,觉得要不是自己生病了,老伴现在肯定和过去一样舒服。王培生老人一听到这些,就急着说:“你都辛苦大半辈子了,现在换我照顾你,你啥也不用做,在家能陪我唠几句,我就知足了。”王培生总是抓着他老伴的手,陪她聊天唠家常,在岁月的流逝里,他们的身影蹒跚,但是,幸福与他们永在。
子女们孝顺,
老人赞不绝口
老夫妻俩膝下有两儿一女,两个儿子都在外地打工,女儿在县实验小学教书,子女们经常回家看望他们。王培生老人边做饭边说:“从老伴生病以后,女儿一直说要接她妈去城里住,我想着孩子们都有自己的家庭,学校里面的事情也忙得很,孩子出去上班的时候,老伴一个人在家肯定会着急,也不能上下楼,哪有在农村方便呀!”老爷子说完沉默了一会儿,接着说:“其实我看不见她心里就着急,她在我身边,我能够自己亲自照顾她,即使是粗茶淡饭也是幸福的。”
王培生老人领着记者四处观看家里的生活设备。他介绍:“家里的冰箱、空调和洗衣机都是两个儿子买的,我们平时穿的衣裳都是闺女买的,闺女每周有空都回家看我们,给我们带衣服带吃的,上次还带了超市里的烤鸡,好吃的很。”老夫妻俩脸上都露出幸福的笑容,孩子们心里都牵挂老人,对他们嘘寒问暖,吴小美老人生病住院检查的时候,都是女婿背着她到处看病。说起子女们的孝心,老夫妻俩如数家珍,赞不绝口。
新闻推荐
郎溪讯(汪显跃 施书红) 11月18日,在郎溪县新发镇派出所,当民警将一本新办的户口本交到78岁杨爱国(化名)手上时,老人感动万分,紧紧握住民警的手连声说道:“谢谢,谢谢你...
郎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郎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