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下午,郎溪县建平镇南山开发区宣丰米业公司的生产车间里,龚齐鸿弓着腰、步履蹒跚地安装好配电柜上的最后一个零件,轻轻按下一个绿色按钮,车间里顿时响起“隆隆”的机器轰鸣声,看到亲手安装调试的新生产线运转起来,他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别看龚师傅身体残疾,他的技术可是一流的呢。这条新生产线,他一个星期就安装好了,马上就可以投入生产。”公司负责人张太平说。
今年47岁的龚齐鸿是郎溪县凌笪乡侯村村民。18年前,他突患疾病成为残疾人。但他没有就此沉沦,而是从病痛中坚强挺立,刻苦学习电器维修知识,成为享誉一方的技术能手,在为附近企业和群众提供服务的同时,他艰苦创业、奉献社会,成为创富“领头雁”,描绘出精彩的人生篇章。
龚齐鸿向顾客介绍产品性能。
龚齐鸿在车间修电机。
龚齐鸿在店里修仪表。
患病之后 走出阴霾学本领
高中毕业的龚齐鸿学过中医,开过货车,打过工。婚后,为了照顾妻子和女儿,龚齐鸿买了一辆出租车在家门口跑营运,小日子过得虽不富裕但也和美平静。
1996年初,龚齐鸿总是感觉腰部又痛又僵,有时还伴有关节疼痛,到了医院才查出是患了强直性脊柱炎。为了治病,他三年间辗转各大医院,花光了所有积蓄,还借了好几万元的外债,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他的脊柱严重变形,右侧肩背弓起,身子向左侧歪斜,脖子转动困难,胳膊抬不高,走路像木头人一样一步一顿,严重的时候只能依靠双拐走路。因为病痛折磨,三十岁出头的龚齐鸿看起来就像一个“小老头”,和患病前简直判若两人。龚齐鸿灰心到了极点,他把自己关在家里,不愿意见任何人,妻子的安慰、父母的劝导都无济于事。
1999年春,十几位同学揣着二万多元爱心款来看望龚齐鸿,一句句暖心的话语,一个个鼓励的眼神,驱散了笼罩在他心头的阴霾。“那天我突然明白,一个人不仅仅是为自己活着,还有父母妻儿、亲朋好友,为了他们,我要好好活下去。”回忆那一日,龚齐鸿记忆犹新。
走出了心理阴影,龚齐鸿开始为将来的生活做打算。他暗暗地想:不能总是依赖社会和亲人,得学一门技术养活自己,他决定自学电器维修技术。龚齐鸿省吃俭用买来书籍报刊,开始了对电器知识的系统学习,许多国际名牌电机线路图上的英文看不懂,他就买来《牛津英语辞典》,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啃”。几年下来,家里的报刊杂志整整装了五蛇皮袋。“他学习起来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一个问题搞不懂他能坐在那里琢磨一晚上,有时真为他的身体担心。”谈及丈夫刻苦学习,妻子张彩霞很是心疼。
2004年,龚齐鸿辞去了好友在上海为他安排的工作,回到家乡一企业从事电工工作,也有了与专家接触的机会。2007年,芬兰的奥托昆普集团派专家来郎溪金润铜业有限公司安装电机,龚齐鸿跟着“洋专家”,一边帮他打下手,一边现场揣摩“洋专家”安装时的设计、布线、排列等方法,先进的设计理念和电机编程让他开了眼界,也激起了他对电机编程的浓厚兴趣。当年,龚齐鸿省吃俭用,花了3000多元钱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学习电机编程。“没有师傅点拨,一个人学起来很费劲,有了电脑后,学起来方便多了。”对于自学的艰辛,龚齐鸿感触颇深。后来,一遇到不懂的问题,他就在网上请教“师傅”,他还经常和“ABB”、“西门子”等国际品牌电机在中国区的代理商联系,向专家请教技术难题,不断地积累知识。
艰苦创业 用双手改写人生
功夫不负有心人。浓厚的兴趣,刻苦的学习,使龚齐鸿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本领突飞猛进,让同事和领导们刮目相看。2008年5月,金润铜业一台意大利产的直流控制器出了故障,龚齐鸿很快查出了故障的原因,说更换一个配件就行了,当时的生产厂长不相信,执意要把故障机器送到苏州总部去维修,结果专家的“诊断”与龚齐鸿的判断毫厘不差。事后,那个生产厂长歉疚地说:“没想到一个残疾人有这么大的本事,我不该小看他的。”
“龚师傅真了不起,他不但技术好,工作起来还特别认真负责,厂里有这样的师傅,我们一百个放心。”金润铜业的老总王惠东对龚齐鸿赞赏有加。2011年冬天的一个夜晚,龚齐鸿接到金润铜业电话,请他去修电机,妻子张彩霞心疼地说:“这么晚了,夜里又冷,你明天早点起来再去吧。”“那怎么行?一台机器坏了,就会影响一条生产线,耽误一分钟厂里就损失不小,哪能拖到明天呢?”龚齐鸿一边说一边收拾好工具箱,连夜从县城赶往开发区。到了厂里,只见三十多人对着一台德国西门子电机束手无策。原来电机是因为参数丢失而无法正常工作,技术人员找不出故障原因。龚齐鸿仔细地检查后,确定电机参数丢失是因为突然停电导致的。找到了病症所在,就能“对症下药”,龚齐鸿沉着地拧螺丝、拆线圈,从夜里11点到第二天凌晨4点,历经5个多小时,终于“药到病除”。
龚齐鸿在工作时,总是为企业着想,尽量让企业花小钱办大事。2008年,一家企业的一台连铸连轧直流控制器坏了,按照一般维修师的维修办法,需要更换整块电板,这样做方便快捷,但是企业要花6000多元。龚齐鸿却不怕麻烦,把控制器一点点拆开,换掉损坏的部件,只花了2元钱,就修好了控制器。
因为过硬的技术和朴实的为人,龚齐鸿成了当地机电维修界的“香饽饽”,各家企业纷纷上门请他担任技术顾问。2014年,龚齐鸿同时被三家企业聘为技术顾问,仅此一项每年有近6万元的收入。
工作得到了认可,让龚齐鸿对生活充满了信心。2011年春,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龚齐鸿果断辞职,借了50万元资金开了一家电器公司,销售各种电机、电器配件。因为是借钱创业,又没有经商经验,龚齐鸿感觉压力很大,第一年公司没有赚到一分钱。
开店赚不到钱怎么办?龚齐鸿动了不少脑筋。“当时因为店面小,许多大型的电机没地方存放,我突然想到淘宝购物,如果借鉴淘宝销售的方式经营,效益一定不错。”于是,龚齐鸿根据客户需要,直接跟供货商联系,按照市场最低价从供货商那里批货直接发给客户,自己提供终生维修服务。这样不但增加了销量,还解决了店面紧张的难题。客户也因为产品性价比高、售后服务好,主动找上门跟他合作。2013年9月,龚齐鸿将店面扩大,增加了货物种类,当年公司实现盈利20余万元。
“爸爸虽然身体残疾,但他凭着自己的劳动和智慧体现了他的人生价值,为我的人生树立了榜样,这也是他给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在上大学的女儿龚丽对父亲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回报社会 残疾人生也精彩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企业主动为我提供工作,政府为我办理低保,同学们为我募集捐款,家人不离不弃地照顾我,这些,我都心存感激。”这些年来,龚齐鸿始终没有忘记感恩。他热心帮助周围的残疾群众,利用自己和开发区企业熟悉的优势,为20多名残疾人找到合适的工作。对上门请他修小家电的群众,他总是有求必应,并且免费维修。今年7月,居民荣才良拿着岳父的一台豆浆机和一台电饭锅找上门来,请他帮忙修理。当时龚齐鸿正在店里谈生意,考虑到老人生活需要,他决定先修电器。在安排好客户后,他把豆浆机和电饭锅一一拆开并修好。当得知龚齐鸿不收维修费后,荣才良十分感动:“耽误了你做生意不说,还免费,真是太感谢了!”
生活略有好转后,龚齐鸿主动要求退出低保,把机会让给了最困难的家庭。不仅如此,龚齐鸿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主动为身患重病的困难家庭捐款。2010年1月,龚齐鸿看到当地网站上为身患白血病的女孩刘金金募捐的倡议,立即拨打了募捐电话询问捐款方式,汇去300元。今年国庆期间,听说该县建平镇24岁青年胡久冬患了肺癌,现在杭州治疗,急需用钱。龚齐鸿辗转打听到小胡父母的联系方式,汇去了1000元爱心款。几年来,龚齐鸿已经为身边的困难家庭捐款1万多元。
“当年同学们为我募捐了2万元钱,帮我渡过难关,我想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每年拿出一部分钱资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为社会尽一份力,让自己活得安心。”龚齐鸿说。
新闻推荐
郎溪讯(杨雪华)11月6日,郎溪南丰镇南山村郝某家中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是郎溪县法院执行局的法官,他们是专程上门来为郝某、郝某某送执行款的。当郝某手捧法官专程送来的5万元执行款时,连声向执...
郎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郎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