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虽是寒冬季节,然而,在郎溪县姚村乡,却是移步易景,处处充满诗情画意:青山、翠竹、绿水,石佛山天然美景让人如痴如醉;黛瓦、粉壁、马头墙,“一村一品”乡村美景彰显徽风皖韵……
如此美景画卷,正是姚村乡举全力开展“三线四边”环境整治的喜人成果。今年以来,姚村乡整合资金100万元,实施村旁屋边和景区周边整治。完成整改11处,其中景区周边4处,村旁屋边7处;拆除十姚路沿线、景区、中心村等主体建筑20处,简易搭建构筑物22处;清理广告横幅50余条等。
环境治理扮靓农村景点
“寻梦天子湖,如意石佛山”,石佛山——天子湖景区是姚村乡对外的一张“名片”。在冬日暖阳下,乘缆车缓慢爬至山顶,秀美的山水和田园风光逐渐映入眼帘,让人仿佛置身于宁静的世外桃源,身心都得到彻底放松。
今年以来,姚村乡为了把石佛山“名片”打得更加响亮,结合“三线四边”整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通过走访调研,征求民意,完善了《姚村乡“三线四边”环境整治实施方案》。成立领导组,实行乡村干部责任包保制,分解任务,落实到人,迅速行动,强势推进。同时,乡环卫所联手石佛山客运索道公司及石佛山盘龙寺,加强卫生巡查,督促景区各区域的保洁员做好保洁工作,并拆除了山上的3处乱搭乱建。石佛山上的停车场、游步道、寺前亭后、怪石景点及石缝和竹林等,卫生保洁实现达标“全天候、全覆盖”。对景区内的两湖(天子湖与红旗湖),以“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总体要求进行整治,组织专业人员全面清理水面漂浮物和沿岸零星垃圾,石佛山“名片”越来越干净、越来越靓丽。
村庄整治共建美好家园
“现在我们袁村真的是大变样了,巷子宽了,好看了,有了下水道,村里不涝了,水泥路修到家门口,方便了。整个村子都变漂亮了。”红旗村袁村68岁的退休教师邹锡铭欣喜地说道。
在过去,袁村的脏乱差是出了名的。尤其是下雨天,脏水横流、满村泥泞。
近年来,姚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袁村的“村旁屋边”整治,积极争取项目,启动了“三纵三横”工程,即疏通了6条主村巷,修建了6条下水道,硬化了6条巷道。工程以疏通井字型的三纵三横主村巷为抓手,全面疏通了全村的72条“毛细血管”。据悉,该乡目前已完成村庄整治点14个,将由点辐射到面,以达“全覆盖”。
除了村庄整治,集镇整改也是姚村乡“三线四边”整治的重点。在姚村乡姚家塔的集镇街道上,记者看到,主干道两旁的违建房屋已全部拆除,街道整体大大拓宽,马路两边没有了往日的杂乱无章,路边变得整整齐齐。据了解,姚家塔集镇此次拆违面积300多平方米,极大地拓展了交通视线。
姚村乡分管该项工作的副乡长潘俊表示,姚村乡借助“三线四边”环境整治的契机,目前已拆除十姚路沿线及三大集镇周边的有碍交通和瞻观的乱搭滥建20余处。“结合‘三线四边\’整治,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强力推进拆违控违工作,在交通要道规划区,严格控制任何形式的建筑,有碍观瞻的构筑物和违章建设一律拆除。”
绿化亮化创造幸福生活
每当夜幕降临,天子湖村杉树岭37盏太阳能路灯便齐刷刷亮起来,把1600米的进村水泥路和各家庭院照得透亮。据介绍,目前全乡亮化覆盖率接近半数。
据悉,姚村乡今年把“三线四边”环境整治与绿化提升工程有机结合,大力推进山场绿化、村庄绿化、道路绿化,不断提升生态文明等级,打造“天然氧吧”。
在环境整治过程中,结合“美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的打造,姚村乡集中力量对美好乡村的村庄道路、停车场及村旁屋边的闲散地,进行了绿化提升,进一步拓宽了美好乡村的绿化空间。今夏,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和省绿化委员会联合下文,授予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等113个镇(乡、街道)“安徽省森林城镇”称号,姚村乡名列其中,成为郎溪县首个获此殊荣的乡镇。同时,该乡妙泉村被授予“安徽省森林村庄”称号。潘村山湖精舍和世堂农家乐还被省林业厅、省旅游局联合授予“安徽省森林旅游人家”称号。
新闻推荐
近日,由郎溪县政法委、县委防范办等单位主办的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文艺汇演在凌笪乡举行。精彩的节目让群众在享受文化大餐的同时,接受了一场...
郎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郎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