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项嘉
祖孙三代3个人,没有血缘关系,却组成了一个家庭,演绎出一段超越血缘的亲情。这故事发生在郎溪县十字镇。
家住郎溪县十字镇天子门村的农民杭仁发,由于家里穷,一直没有结婚。后来,他将亲戚家一个叫傅存有的孩子领回家抚养。从此,父子俩相依为命,在杭仁发精心呵护下,傅存有渐渐成长为一名男子汉。
1992年初冬的一天傍晚,傅存有收工回家,在村外的路边发现了一个遗弃的女婴。傅存有将孩子抱进村,一家一家询问,却毫无结果,傅存有只好将女婴抱回家。当天晚上,父子俩围着女婴折腾了一个晚上,总算把孩子安顿好。随后几天,傅存友又先后到周边几个村里打听谁家丢了孩子,可依然无果。
“既然没人要,咱就养着这闺女。”傅存有对父亲杭仁发说。就这样,随着女婴一天天长大,傅存有的婚事也一次次告吹。后来,傅存有放弃了结婚成家的念头,把心思全部放在了抚养女儿的身上,还给孩子起了名字——傅宗英。就这样,3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组成了一个家庭。
在爷爷和父亲的呵护下,傅宗英度过了幸福的童年和少年。2008年,傅宗英中学毕业后选择了职业学校,她想学一门技术,早一点参加工作,让爷爷和父亲过上更好的日子。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底,在矿山打工的傅存有遇难。傅宗英不敢相信父亲就这样走了,那些日子,她几乎哭干了眼泪,可望着渐渐年迈的爷爷,傅宗英擦干眼泪,暗暗下定决心:一定照顾好爷爷!让爷爷有个幸福的晚年!
2012年初春,一向身体还算健朗的杭仁发突然中风,生活不能自理,还失去了意识。在外务工的傅宗英闻讯当即辞职赶回家中,回到爷爷身边,用她柔弱的肩膀撑起一个家。
每天早晨5点,傅宗英准时起床,先是将早饭做好,然后为爷爷穿衣、洗脸、刷牙,再将爷爷背到轮椅上坐下来,开始给爷爷喂饭,这一切需要将近2个小时。傍晚,傅宗英服侍爷爷吃过晚饭后,再给爷爷洗脚、擦背,然后一边陪爷爷看电视一边跟爷爷说话。虽然傅宗英知道爷爷不会明白她在讲什么,但她还是每天坚持这样,她希望有一天能够出现奇迹。
为了照顾爷爷,今年24岁的傅宗英至今没有考虑过个人的事情。“没有爷爷和父亲,就没有我。父亲走了,我一定要把爷爷照顾好。”傅宗英含泪说。
爷爷生病时花去了4万多元,此后爷爷每个月还需要700多元的药费。自爷爷生病一年多来,父亲不到10万元的抚恤金已所剩无几。目前,郎溪十字镇党委政府已积极为爷孙俩提供了生活上的帮助,并为她们将来的生活进行了妥善安置。对此,傅宗英坚定地说:“等爷爷稍微有些好转了,我就一边照顾他,一边就近找一份工作,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和爷爷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新闻推荐
锣鼓铿锵、板龙翻飞……自今年的大年初一起,宣州区养贤乡群众自发组建的青年“走马灯队”、老年“舞龙队”以及小朋友的“马灯队”,轮番在各村上演,多姿多彩的“精神年货”...
郎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郎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