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走进张宏健先生的书房,案上一幅苏东坡的《惠崇春江小景诗》行草书法作品刚刚停笔,四尺整张的宣纸上散发着浓浓的墨香。亲临其境欣赏张宏健先生的现场创作,在笔酣墨饱中,他以奔放的书体,豪放的节律,倾势而下的飘逸线条,犹如万马奔腾。其中锋用笔具有强劲的骨力,得心应手之书法都在一种相对精准的范围内合理地自然生发,使字中每一笔线条达到了一种飞腾跳掷的境界,可谓信手即来、一气呵成。颇有张旭狂草笔法的豪放不羁的性情,他通过临摹历代经典的作品,草书里既有黄庭坚以侧险取势、纵横奇倔、字体开张的笔法,又有米芾的风樯阵马、沉着痛快的风格,在运笔挥洒中渲泄着自己的笔墨情趣。
张宏健的书法有幸得到名家吴振立、于明铨、刘挺龙等先生的指点,力达心手双畅之境界。字体与线条的交融浑然一体,达到合理精准的理想状态。舒畅的韵律中诠释了他对书法的执着和热爱,他的书法作品曾在国展、省展中获奖,其书法作品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现代国际临书大展》;曾获安徽省第二届青年书法大赛二等奖(行书);
张宏健爷爷是一位油漆工,孩童时代的他经常见爷爷将不同颜色的油漆调和在一起画宣传画,写大标语,常跟随爷爷的他久而久之便对书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他拿起画笔第一次学着爷爷在墙壁上“涂鸦”,居然得到大人的赞许,从此,在他幼小的心里埋下了对书画艺术爱好的种子。“真正的启蒙老师应该是我爷爷,我对书画的情结,已深入内心。”张宏健如是说。
上世纪80年代初,还在部队的张宏健有幸师从江苏书法名家任文田先生学习书法篆刻。在老师的指导下,篆刻由秦汉入手,旁涉明清。书法力摹古之名迹,取法帖学一路。几十年来,他的作品崇尚朴拙雅逸、平中寓奇、刚柔相济的风格。其篆刻作品曾得到篆刻名家刘一闻先生的指导和赏识。其作品曾入选西泠印社主办的《全国第二届篆刻作品评选》作品集和《安徽省现代篆刻艺术作品集》,
在学习书法之余,他还对国画进行研究和学习,通过十几年的探索,借助书法的功底,他的国画以传统的技法,运用色墨积染的画法使崇山峻岭和茂林飞瀑博大、深厚。他的每一幅国画山水的作品都彰显了他低调做事不愿张扬、淡泊宁静的品格,给人带来洗尽尘埃、晶莹明澈的审美感受。
■每期人物∕张宏健
张宏健,1964年生于郎溪,斋号二知斋。1981年师从江苏书法家任文田先生。作品多次参展获奖。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郎溪县文联副主席、书法美术家协会主席。
感言:在我的艺术生涯中,书法、绘画、篆刻一直是今生不懈的追求,我对书画的情结,已深入内心并乐此不疲。我要认真地从经典中广泛吸取营养,创作出好的作品奉献给社会。
新闻推荐
日前,郎溪县十字镇数千名学生在防溺水宣传横幅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进入夏季以来,宣城市各地中小学校纷纷开展“防溺水”专项宣教活动...
郎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郎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