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讯 近年来,郎溪县始终围绕基层组织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以项目创新为“有形抓手”,鼓励和引导基层党组织围绕服务群众、破解难题、推动发展、凝聚人心等方面进行工作创新,变“薄弱点”为“突破点”、“增长点”,有效提升了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科学组织项目申报,选准有价值的“创新点”。每年年初,成立专题调研组,根据调研情况及时拟出创新项目供各基层党委参考;各基层党委也可以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自主申报项目。同时,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现场指导等形式,指导各基层党委抓好创新项目的编制和规划,进一步增强项目选择的科学性。近年来,经过上下反复酝酿,县委组织部共实施创新项目21个,各基层党委共实施创新项目78个,创新内容覆盖了农村党建、社区党建、非公党建、党员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基层党建的各个方面,在全县树立了鼓励创新的良好导向。
大力推进项目实施,打好进度的“攻坚战”。各基层党委对确定的创新项目逐一制定《实施方案》,明确项目责任人、工作措施以及实施步骤,切实做到项目化推进。建立创新项目管理台账,在组织部内部安排专人负责,并及时帮助分析和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创新项目工作现场会制度,定期选择项目开展有亮点、有成效的乡镇召开现场会,帮助解决问题,推进项目实施。
完善激励保障机制,确保项目的“成功率”。一是建立联系点制度。建立组织部机关干部创新项目联系点制度,分片包干进行指导和扶持。二是建立项目通报和评优制度。结合每季度组织工作例会,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通报督促;每年年底,对各基层党委实施的创新项目进行评比。近年来,先后评选出基层优秀创新案例9个,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三是建立经费保障制度。对一些投入较多、创意深远、影响辐射力强的项目,从经费方面予以倾斜和扶持。比如,在村级为民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拿出30万元资金进行了奖励。各基层党委也拿出部分党建经费,为项目实施“保驾护航”。
切实抓好总结推广,做到效益的“最大化”。对基层实施的一些效果显著、群众反响较好的创新项目,进行重点的解剖、分析,总结出经验,上升为制度,在面上推开。比如,在2013年,根据各基层党委在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的创新做法,总结推出了“推行‘456’工作法,打造农村服务型党组织”这一举措,有力推动了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再比如,根据十字镇党委创新研发的乡村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总结推出了“一平台两中心”建设,提供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71项“菜单式”服务事项,进一步深化了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既为群众办了好事,又让群众好办事。同时,不断加大创新项目的宣传力度,有多项创新项目被中央、省市媒体宣传报道,进一步提升了全县党建工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陈要龙)
新闻推荐
7月2日上午,位于郎溪县高井庙国有林区的扬子鳄野外放归区再次迎来了新的家族成员,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将12条人工驯养的扬子鳄放归到已经恢...
郎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郎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