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记者走进郎溪县姚村乡,感受到这里的乡村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印象中原本脏、乱、差的村头巷尾,如今,变了:徽派建筑整齐划一,道路也是干净整洁,农家庭院草绿花香……
村容村貌换新颜,源于近年来姚村乡乡村整治的“三件法宝”。分管该项工作的副乡长潘俊告诉记者,所谓三件宝,分别为理事会、工程项目、乡村联动,这“三件法宝”助推了乡村整治工作,是建设美好乡村的新探索。
理事会“理”出新气象
“家家通了水泥路,多亏了三个小鬼,三个小鬼吃了苦哦!”家住夏桥村小盛村老人齐思发见到记者时由衷地感叹。原来,老人嘴里的“三个小鬼”是该村户户通工程理事会的三名成员:李忠保、姚基俭、齐祖山。在户户通项目中,三人齐心协力,宣传、发动、筹资……小盛村纵横交错、干净平整的道路举众人之力最终呈现在村民眼前。
像小盛村这样,由“理事会”牵头带领村民改善村居环境、共同推进村庄整治的做法,在姚村乡可不止于此。全乡3个省级、3个县级、15个乡级的美好乡村整治点,“一事一议”项目等都在“理事会”的宣传、发动中顺利完成。
据该乡美好办主任刘伟介绍,理事会成员一般在村里能力强、影响力大的老党员、老干部、知识分子中选举产生,选举则在乡美好办、乡环卫所全程把关下进行。“选举中,我们有一个原则,村民理事会绝对不能是项目工程队,避免村民的反感、质疑,确保理事会发挥积极作用。”
村民理事会积极配合乡村两级发动村民筹工筹劳,并带头融入和支持村庄整治和美好乡村建设。这种源于“集体”,更用于“集体”的村民组织充分发挥了宣传发动、协调调度、工程监督等作用,全程参与主持村庄整治和美好乡村建设。
项目开创新局面
有了“过硬”的理事会,还需要积极争取工程项目,以此为抓手,开创村庄整治和美好乡村建设的新局面。据潘俊介绍,修路、扶贫、一事一议等所有项目申请需要满足美好乡村整治中的两个内容,即“主动集资”和“积极配合”。在此基础上,乡美好办根据整治情况,将有关项目优先安排给“达标”的自然村。
据悉,该乡的乡级整治点,侧重于基础设施建设,一般利用单体项目,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如夏桥村小盛村村民组,今年上半年申报“一事一议”项目完成了950米的户户通工程。接下来,再争取项目工程,完成小盛村村庄亮化和绿化工程等。乡美好办、项目办等在安排工程项目时,首先考虑村民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和配套资金筹集情况,“成熟”一个,安排一个。乡村整治点是县级整治点和省级整治点(即美好乡村中心村)的培育点,都需要争取项目或整合项目来进行深度打造。该乡美好办主任刘伟告诉记者,“三级整治,都离不开项目的支撑,从某种意义上说,工程项目还调动了村民参与创建的积极性,让村民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发挥了村民的主体性作用,从主客观两个方面为建设美好乡村创造了条件。”
如今,走进姚村,呈现在眼前的又是一派繁忙的建设场景:在新一轮项目工程的支持下,全乡美好乡村建设正抢抓秋季好时节有序推进。
“乡村联动”建设新家园
常言道“众人拾柴火焰高”,汇聚多方力量开展乡村整治和美好乡村建设,是该乡近年来一直在探索的工作方法。乡村联动,是开展乡村工作的一项有益探索,更是乡村整治的“一剂良药”。乡美好办主任刘伟解释道,为了推进乡村整治工作,乡美好办联合环卫所积极宣传、引导各村组织村民理事会,全程对理事会的选举进行把关,引导理事会参与乡村整治工作。另一方面,理事会积极发挥村民主动性,推进乡村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乡村联动,村民主动,干净、整洁的乡村环境呼之欲出。为了将乡村整治工作做到更好,该乡积极组织乡美好办、环卫所、各村理事会成员、村民代表外出考察周边地区乡村建设做得好的乡镇,让参与乡村整治的建设者们对“美好乡村”有更为直观的感受。与此同时,为了推进乡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外出学习者还参观学习了旅游发展先进村,营造出“共学”美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乡村联动还体现在对贫困户的帮扶上。低保户生活条件差、房屋破败,既有生活上的安全隐患,又影响到乡村建设的整体观瞻。基于此,乡政府积极出动。一方面给予各村危房改造的单体小项目,另一方面联合各村组织资金进行帮扶,改善低保贫困户居住环境。采访中,低保户文德义欣喜地告诉记者:“乡里和村里一起帮助我们做这些事,我们的居住条件更好了,乡村环境也美观了。”
“乡村两级搞乡村整治和美好乡村建设,不是为了出政绩,更不是为了打造亮点,我们会一直站在群众的角度,帮助村民改善生活环境,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激发村民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共同打造美丽、和谐的新家园。”潘俊满怀信心地说道。
新闻推荐
泾县讯 为给全镇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乘车环境,日前,泾县黄村镇严把“三关”,深入推进校车安全督查,确保在校学生出行安全。严把“管理关”。强...
郎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郎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