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郎溪县坚持“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三味俱全”狠抓整改落实,确保专题教育扎实推进、落地见效。
强“原”味,紧抓学习教育不放松。专题教育伊始,县委就多次召开会议,学习传达中央和省、市委有关会议、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专题研究部署有关事宜,将学习教育作为打好专题教育的“第一枪”。采取发放一套学习资料、开展一次专题辅导等“六个一”学习方式,组织全县各参学单位制定学习计划,抓好集中学习。依托党建手机报、“郎溪印象”公众微信、“九德郎溪”新华社发布客户端等平台,满足广大党员干部随时随地自主学习的需要。目前,已经发布手机报24期、微信35期,有5000余名党员干部关注有关公众号并参与互动。
增“辣”味,确保问题整改不落空。将坚持问题导向作为取得专题教育实际成效的“关键点”,深入推行“四张清单”工作机制。对照正反典型,结合专题研讨,全县所有参学单位班子及个人深入查摆自身“不严不实”问题,列出“问题清单”;明确问题的主要内容、办结类型、责任单位和办理时限,确立“责任清单”;实施“亮承诺、促整改”、“一把手”作出“责任担当”网上公开承诺等活动,组织领导干部公布“承诺清单”;县委组织部联合相关职能单位,加强问题整改情况的督促检查和反馈通报,提交“反馈清单”。对问题只查不改、效果不好的单位和个人,及时提醒,督促其进行“补课”、“返工”。
添“鲜”味,创新活动形式不走样。探索实行“一线党委会”工作制度,以“马上就办,办实办好”为标准,落实“四个一线、四张清单”机制,把工作着力点主动放置于基层,现场集中“会诊”,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在做好传统党课辅导的同时,开展以20-30分钟为主的“微党课”。目前,全县共开展“微党课”600余场次,先后有100多名科级党员干部、500余名普通党员登台讲授“微党课”。 (本报记者 刘畅)
新闻推荐
▲9月18日,泾县举办“泾川好人”展,展出73件好人故事。据悉,该县还将深入部分乡镇和县直单位、学校、企业进行巡展,并将评出12名第二届道德模范。特约记者&...
郎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郎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