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记者在郎溪县凌笪乡独山村看到,一台联合收割机正在村民周能元5亩多田里收割杂交水稻。随着轰鸣的机器声,不到2小时就完成周能元家的收割任务。目前,该县水稻收割机械化率达99%,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成本,有效地助力农业发展。
记者在采访时,刚好碰到郎溪县洋马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理事长李小四,他特意前来指导周道田收割水稻,并利用机收后的空余时间,开展收割机的保养工作。李小四说:“我们对用户在售前进行培训,在使用当中上门指导,收割中出现故障,如果电话中解决不了,我们都派出‘三包\’服务人员上门维修、指导。”在另一头,种田大户周道田熟练地操作自家的收割机收割300多亩水稻。去年,周道田花了17.1万元购买了这台联合收割机,其中县里还给予了他1.71万元的补贴。原先周道田怕买了收割机以后,维修服务跟不上,但是现在他改变了这种看法。周道田说:“机器坏了随时打电话,都及时来维修。”他对售后服务比较满意。
采访中,农机人员告诉记者,郎溪县共有700多台收割机,像周道田这样的种田大户或家庭农场主就拥有600多台收割机,他们在自家收割完成后还帮助其他农户收割。今年郎溪县水稻种植面积达38.5万亩,当地收割机无法完全满足收割需要,为此农机部门还从周边地区组织大量联合收割机投入秋收作业中,做到成熟一块、收割一块。
(本报记者 利成志)
新闻推荐
郎溪讯 近日,郎溪县公安局新发派出所组织民警深入辖区两家易制毒化学品企业,开展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检查工作。检查中,民警对企业购买和使...
郎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郎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