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郎溪新闻 > 正文

宣城市近3万贫困人口甩掉“穷帽”

来源:皖南晨刊 2016-01-06 00:17   https://www.yybnet.net/

郎溪县庆丰大佛山茶叶合作联合社内,村民们忙着将茶叶封存包装。

“以前出去的路可不好走,现在路修好了,进城卖东西更方便了,这一切都幸亏有了*的好政策!”说起2015年最明显的变化,来自郎溪县十字镇李村的赵宁感受颇深。据他介绍,自从扶贫工作队进驻到村子里后,李村这个以前“穷出名”的小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李村的变化,仅是宣城市*的一个缩影。自去年宣城市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以来,通过因地制宜,精准帮扶,宣城市有近3万人甩掉了“穷帽”,一个个贫困村斩断了“穷根”,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因地制宜盘资源 家家户户有变化

“每个村的情况不一样,但找准了点,就能产生大变化。”郎溪县飞鲤镇扶贫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飞鲤镇是该县最大的农业乡镇,该镇内新法、龙塘、塘埂、黄香四个村都是贫困村,村集体收入均不足5万元。扶贫工作队刚进驻村子时,对扶贫工作如何开展颇感头疼。

考察了每个村子的情况后,飞鲤镇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对每个贫困村确定了符合村情的产业扶贫项目,分别编制了新法村黄金芽茶叶种植基地、龙塘村优质茶叶种植和加工基地、塘埂村龙虾养殖基地、黄香村手工粉丝加工基地四个产业扶贫项目,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强村里的“造血”功能。

而这4个村通过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目前,已带动了252户357人实现脱贫。“村里有了茶叶种植基地,赶上农忙的时候,要招不少人去帮忙呢。”村民吴顺说,扶贫工作队除了帮村里“搞”起了经济,还开了不少农民就业技能培训课,大家伙听完课后,都觉得很实用。

基础设施改善 小乡村大“换血”

除了因地制宜地“搞”经济,带领村民们致富,还得做好村里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咱们这现在不仅路修好了,还有了文化广场呢。”十字镇李村的赵宁说,自从扶贫工作队来了后,村里变得更加整洁亮丽了,美好的环境让村民更舒心。

据赵宁介绍,扶贫工作队摸清村里情况后,根据不同的项目资金,一步步地打造出了李村的新图景。扶贫工作队通过争取库区移民项目资金30万元和财政“一事一议”项目资金10万元,对村里的鱼塘进行了综合治理,彻底解决了村民组汛期水患问题;将美好工程奖励资金15万元用于蒋家岭组“户户通”工程,硬化村内道路,方便了村民出行;科学使用2015年度扶贫产业专项资金33万元,筹建村级光伏发电站,每年将为村集体经济增收4万元……

“今年贫困人口全脱贫,明年消灭贫困村”

“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项帮扶措施,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市扶贫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扶贫开发工作启动以来,宣城市通过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发展家庭光伏发电扶贫、乡村旅游扶贫等措施,帮助各贫困村斩断“穷根”,找到致富路。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已经有近3万人甩掉了‘穷帽\’。”工作人员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按照市委、市政府“一年攻坚、一年巩固提升”的要求,力争到今年底全市所有贫困人口在现行标准下脱贫,明年底贫困村全部出列。

新闻推荐

十字开发区一年 申请专利200余个

郎溪讯(高明虎 张慧)近日,郎溪普瑞泰渔具制造有限公司一举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12个实用新型专利和8个发明专利。其中,该公司PCT国际发明专利,填补了全市和郎溪县...

郎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郎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增幅全市第一2016-01-08 12:25
猜你喜欢:
评论:(宣城市近3万贫困人口甩掉“穷帽”)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