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郎溪县建平镇南山村坡上的这个水塘边,胡永宝看着面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满意地点了点头。身为南山村枫树宕村民组组长,这满塘水可算了却了他的一桩心事。
近年来,除了水稻外,艾草一直是南山村的主要经济作物,种植规模达1000多亩,还成立了“一村一品”艾草基地。但最近艾草加工企业效益不太好,村民种植积极性有所下降,在胡永宝看来,不管继续种植艾草,还是“另谋出路”,改扩大水稻种植,都需要用水,而该村地形主要为丘陵,有较多岗地,取水困难。
问题并不是没有解决的出路,胡永宝寻思着,要是能把坡上这个废塘利用起来就好了。他找到南山村村委会,村委会帮忙向建平镇水利站提出了申请。“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立项审查,发现这个工程确实会起到较大作用,通过了申请,还给予了4万元的奖补。”建平镇水利站站长李光荣说。为确保建平镇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每年7月上旬该镇会对全镇各类农田水利设施需求摸底、登记,并结合其他涉农项目一并安排和申报,最后拟定年度建设计划。
水利建设投资大、见效慢,让大家主动掏钱很难。为了调动群众兴修农田水利的积极性,该镇采取以奖代补、多干多补形式,激发群众筹资热情。该镇对5000立方米以下的塘坝和小型沟渠,根据申报计划,实施后经验收合格的,给予每立方米2元的奖补。同时,建平镇以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改革为抓手,发动村组利用农村塘坝和其他闲置水面进行租赁、转让来筹集资金。
“这点也很好地体现在我们水塘上。”胡永宝告诉记者,南山村坡上的水塘修建花了5万多元,其中4万元靠奖补,村民自筹9000元,而这9000元也很快就收了回来——他们将水塘发包给一位村民,每年2000元,他一次性预支了5年的承包费。
2014年11月,他们对水塘进行了清淤和防渗处理,并修挖了与坡下水田连通的沟渠。“以前这个废塘头天下雨第二天就干,现在能存住起码2万立方米的水。”胡永宝开心地说,“不光存得住水,还有人管,管好的话,村里100多亩水田30年的灌溉用水完全不用担心。”(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郎溪讯 为有效打击扒窃、拎包盗窃等犯罪现象,为节前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近日,郎溪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了近段时期全县扒窃案件发生的区域、场所及...
郎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郎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