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认为,继“机械化时代”、“电气化时代”、“计算机时代”、“信息网络时代”之后,“健康养生旅游时代”已经到来,健康养生旅游产业也将成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宣城到处都是青山绿水,这里大有文章可做。说到健康养生旅游,宣城北郊的南漪湖不得不提。
南漪湖又称南湖,是宣城市境内的天然湖泊,丰水期总水面积可达32万亩,是皖南第一大湖泊,三面环山,环境优美,物产丰富。由于其地处宣州、郎溪交界处,虽然是皖东南一颗璀璨的明珠,但一直是一个尚未开发的处女地。随着宣城高铁时代的到来,笔者以为,开发南漪湖,已经势在必行、刻不容缓。一是南漪湖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南湖落雁”是昔日宣城十景之一,因为空气质量优、水体质量好,所以沙鸥翔集、鱼翔浅底。二是南漪湖物产丰富。鱼、虾、蟹、鸟、雁等水产野禽资源极其丰富,尤以出产银鱼、螃蟹享誉海内外。三是南漪湖具有厚重的文化。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到南漪湖游览,多有诗咏。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写有《南湖春早》、《南湖晚秋》,革命家、军事家、诗人陈毅于1939年3月4日所写《由宣城泛湖东下》一诗也广为传诵。
开发南漪湖,建设南漪湖健康养生旅游度假区,首先要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科学编制好南漪湖开发、建设和发展的规划,并将其列入全市“十三五”规划,先易后难、分步实施。要调整行政区划,以南漪湖为中心,将环湖宣州区下辖的洪林、沈村、朱桥、狸桥等乡镇和郎溪县下辖的新发、东夏、幸福、飞鲤、毕桥等乡镇整合,成立南漪湖健康养生旅游度假区,为宣城市直辖,受市委、市政府委托,全权负责度假区建设,力争南漪湖开发和建设三年成势,五年成城。
开发南漪湖,建设南漪湖健康养生旅游度假区,其次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在建成宁宣杭高速宁国—千秋关段以及宣南铜高速的基础上,加快宁宣杭高速狸桥至宣城段、商合杭高铁宣城段等交通重点工程建设。要积极谋划争取并实施苏浙赣高铁(由南京南站引出,经高淳过南漪湖到宣城,与皖赣高铁相连接)项目、南漪湖通用直升机场项目,让京津冀等游客往来宣城以及南漪湖更便捷,实现南漪湖真正意义上的“通江达海”。要及早谋划并实施南漪湖环湖公路建设,实现人湖接触零距离,人湖和谐共处。要加强环湖周边环境治理,坚持利用与保护相结合,坚决杜绝过渡养殖开发,切实保护好碧水蓝天、青山绿水。要积极引进休闲娱乐等服务业项目向南漪湖聚集,全力打造休闲和养生的高地。要加强与国内知名自行车、游泳、帆船等赛事组委会的联系和洽谈,着力引进相关项目到南漪湖来举办比赛,努力打造国内重要的体育单项训练基地和运动康体恢复基地。
开发南漪湖,建设南漪湖健康养生旅游度假区,第三要打好生态、环保“组合拳”。一是加大招商和宣传的力度,致力于“单+全”的新路子,推动全市旅游转型升级。通过招商引资,不断加大南漪湖旅游养生开发工作的力度,着力丰富“能来”、“愿留”、“常想”的载体,实现以南漪湖单体的开发带动全市旅游养生业的全面开发和发展的目标。二是加强与沪宁杭对接,致力于“医+保”的新模式,努力打造养生养老福地。即通过优惠政策,引进国内知名医疗机构在南漪湖畔建立分支机构,让国人可以在京津冀、沪宁杭等地就医,到南漪湖来疗养。三是加快向海内外的工作推介,致力于“养+文”的新思维,力争把宣城市建设成为华东、全国乃至世界健康旅游的目的地:首先要依托丰富、优质、有机、无公害的的农产品资源,发展药膳食补游;其次要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发展减压养生游;第三要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发展以文房四宝等为主题的传统文化游。
国内知名经济学家多次强调旅游业是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产业,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就能带动社会就业7-8人;旅游业收入每增加1元,就能带动相关产业增加收入4-5元,1个游客每多逗留1天,景区就会多增加收入480元,那么“旅游”+“健康”+“养生”呢?
市委书记姚玉舟在全市旅游业改革发展及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推介会上说过,“十三五”期间要把宣城市建设成旅游大市,“十四五”期间要把宣城市建设成旅游强市。我想,只要我们咬定“南湖”不放松,立足华东、放眼全国一定会有时。
(作者单位:市政府办)
新闻推荐
2月3日晚,由市城管局举办的全市城管系统迎新春文艺汇演,在市科技大厦二楼多功能厅拉开帷幕。郎溪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积极准备选送的黄梅戏选段《还是人间欢乐多》参...
郎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郎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