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年,家住郎溪县城老街的纪汉林在自家门上贴了副对联:“棚户区改造换新貌,党的政策真正好”,横批“幸福安康”。75岁的纪汉林说因为文化程度不高,这副对联他想了好几天,字是专门请人写的,虽然没有多么对仗工整,但他想借此来表达对老街拆迁的支持。
纪汉林1983年在老街上租了间门面,19个平米的房子集门面住家为一体,持着一把剃刀、一把推子,他在街上理了33年的发,对老街的眷恋像是剃头手艺,不可剥离。但当2015年3月老街棚户区改造项目启动时,纪汉林却做起了那些不愿意搬迁的老邻居的工作。“城市发展是好事,拆了是为了下一代。”纪汉林说自己常常听广播看报纸,他听新闻上讲了太多的城市建设需要整体规划的道理。
除了从媒体上获悉的“大道理”,纪汉林清楚地看到生活了33年的老街有更多的实际问题:“房屋破烂不堪”、“拆了减少了许多危险”、“拆掉了看着宽敞”。纪汉林说的这些实际问题,在郎溪县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办公室主任曹骏看来更为条理化:80%以上的房子为百年老房,这些木质结构房屋受白蚁、气候的影响都已成了危房;整个老街没有消防通道,甚至没有消防栓;每年都有房屋倒塌事件,一到雨雪天气政府就要组织危房户住进附近宾馆;整条老街没有一间公厕,更没有排水通道,一下雨街面就漫水。曹骏告诉记者,不但是安全隐患严重,居住环境也并不好,拿纪汉林的房子为例,漏雨的现象十分严重。
老街拆除的必然性摆在所有人面前,但要做好征迁工作,还要解决住户们的实际问题。2015年3月征迁人员进驻项目,一直到当年的12月才开始入户谈拆迁。他们花了7个多月的时间,去这997户征迁户家中挨家挨户了解情况;他们召开各种座谈会、听证会,做了完善的风险评估,听足了居民们的意见。7个月下来,他们总结出拆迁工作的难点:居民们的经济收入低,购买安置房成了难题,并开出“药方”。
考虑到老街居民的特殊性,郎溪县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办公室制定了“低近低出”的政策,降低了安置房的购房价格;与某银行达成协议,只要是老街征迁户贷款购买安置房,贷款利息降低2%;让85岁以上老人、二级以上残疾、重大病患优先选房。这些政策很好地解决了老街征迁户们的后顾之忧,2015年12月21日正式征迁后,征迁进度十分快速。2016年3月10日记者采访时,已经有950多户征迁户同意征迁安置。
在记者采访的最后,纪汉林说他想租一个廉租房,办一份养老保险,然后继续给老邻居们剃头修面。曹骏告诉记者,因为房屋所有权并不归纪汉林所有,按照政策他们无法给老人房屋补偿安置,但是给老人的搬家费、过渡费、装修费等相关补偿政策一个都没有少,而且他们会按照政策帮助老人协调公租房。
新闻推荐
本公司受托将于近日举行专场拍卖会,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一、拍卖标的:1、安徽省瑞基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所属1500...
郎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郎溪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