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19日至20日,一场特大暴雨致使宣城市部分县区、乡镇通信电力中断、房屋冲毁、交通受阻、农田被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1日13时,全市共有5个县市区40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61.47万,农作物受灾面积85.08万亩,全市直接经济损失11.32亿元,其中水利直接经济损失4.0亿元。灾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迅速部署,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抢险和核灾、报灾、救灾工作,确保群众生产生活正常秩序。
为做好抗灾救灾工作,各级各部门全面加强调度。市防办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变化,强化部门会商,加强重点水利工程调度,充分发挥水利工程防洪减灾效益。超前调度港口湾水库两台机组发电泄水,调度南漪湖控制工程马山埠节制闸降低南漪湖水位,有效腾空防洪库容。水阳江干流新河庄站超警戒水位后,及时关停港口湾水库发电机组,减少上游下泄洪水;关闭马山埠节制闸,减轻水阳江中下游防洪压力。21日上午,开启马山埠闸分洪,减轻南漪湖周边圩口防汛压力。加强城市防洪殷村水库调度,确保城区道汊河沿线防洪安全。郎溪县加强中斗闸调度,确保县城防洪安全。
为配合救灾工作,尽快恢复灾后生产,各级各部门多措并举,相互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宣州区、郎溪县相继启动防汛应急Ⅲ级响应,广德县启动应急Ⅳ级响应。有关县市区党委主要领导坐镇防指指挥调度,联系防汛工作的县领导赶赴乡镇督促指导。灾害发生后,有关县区和乡镇积极抗灾救灾,并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市区别士桥等排涝站以及圩区各地相继开展排涝,目前共开机16693千瓦、排出捞水2513万立方米。全市规范配备了860多人的乡村两级灾害信息员队伍,并将全市养老机构和敬老院作为区域灾民临时安置点。郎溪、广德、宁国、宣州等县市区相继组织危险区域人员转移。目前全市已紧急转移人口46607人,投入抢险救灾人数1.56万人,巡堤查险人员5000人,抗洪抢险资金500余万元,发放矿泉水、方便面等食品2600余份,衣被100床。
下一步,宣城市将坚持两手发力,一方面全力做好救灾抗灾工作,另一方面做好迎接更大挑战的准备。根据21日上午市防指全体成员会议要求,宣城市已成立三个工作组立即赶赴宣州、郎溪、广德三个县区指导督促救灾工作。同时要求市直各相关单位按照工作职责开展救灾及灾后恢复工作,采取“责任清单加现场办公”的方式逐一落实各项措施。并组织各相关部门抓紧抢修水毁道路、桥梁、水利、供电、通讯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确保灾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条件。民政、农委、经信委、交通、水利、供电等部门已组织技术力量深入灾区开展核灾工作。并且,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制,加强巡查值守,加强监测预警预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安全度汛。(本报记者 刘畅)
新闻推荐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日前,郎溪县建平镇组织开展老年书画联谊会巡回书画展,缅怀先辈,继承传统,现场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观展。这次展出作品150幅,这些作品格调高雅...
郎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郎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