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漪湖,又名南湖。烟波浩渺,碧波荡漾,一望无际,美不胜收。好像一面巨大的镜子,镶嵌在宣州区和郎溪县的交界处。
“南湖落雁”美景如画
仲夏一日,我与朋友走进了风光旖旎的南漪湖。
南漪湖是皖南第一大天然淡水湖泊,水面32万亩,为古丹阳湖的一部分。它三面环山,四时如画。山水之间,点缀着田园秀色和村野风光。丰水期面积达2万公顷的湖面,不仅风光旖旎,而且水产资源极为丰富。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宣城游南湖时所赋的《南湖早春》诗中称赞南漪湖:“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1939年6月底,陈毅同志率军辗战,乘轻舟途经宣城,写下《由宣城泛湖东下》的优美诗篇:“敬亭山下橹声柔,雨洒江天似梦游。李谢诗魂今在否?湖光照破万年愁。”这些诗句把宣城山清水秀旖旎多姿的江南风光描绘得如诗如画,似梦似幻,引人入胜。
南漪湖很美,湖内“九嘴十三湾,港汊似蛛网”,湖湾处湖连着田,田涵着湖,还有大片被保护起来的沼泽地。湖滨浅滩遍生芦荻,自然饵料丰富,吸引天鹅、大雁常来觅食。昔日宣城十景就有“南湖落雁”一景。古人咏此景道:“字写遥天不乱涂,如何萧萧集南湖?时人漫说湖中景,书递麻姑有雁奴。”
泛舟湖上,水鸟觅食,野鸭群飞,网具密布,香菱连片,叫人目不暇接。偶遇群鸭缓缓游来,黑压压的一片。放鸭人口中唱着曲儿,手中握着竿儿,竿尖挂着扇儿,指引着嘎嘎叫的鸭儿。漫步湖畔,水草茸茸,渔帆点点,湖光水色,那莲花散发出阵阵芳香,沁人心脾……
信步湖边,举目远眺,只见那蓝天白云,行行飞雁,或为“一”字形,或为“人”字形,要么凌空长鸣,遨游苍穹,潇洒自由;要么相继落在湖边的河滩上,聚集于芦苇丛边,它们有的嬉戏啄食,有的翘首呼伴,有的理羽清身,有的敛翅安眠,甚是有趣。
“天然宝地”资源丰富
南漪湖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水质条件,是发展水产养殖的“天然宝地”。据有关部门介绍,湖中浮游植物达39属53种,水生植物23科38种,鱼类共计15科62种,尤以出产银鱼、螃蟹享誉海内外。并被国家列为河蟹出口基地。自古南湖有“日产斗金,夜生斗银”的美誉。湖中资源极为丰富,盛产各种鱼类及菱、藕及野禽等,尤以青虾、河蟹、银鱼、毛刀鱼四大特产而闻名。不仅行销国内,还名扬日本、香港及东南亚各国与地区。
在南漪湖,还广泛流传着“中华绒毛蟹”的故事。说的是江苏高淳县河蟹养殖能手陈顺兴,看中了热情好客、勤劳忠厚的郎溪人,看中了南漪湖这个水产养殖的“天然宝地”,决定与当地养殖户联手,扩大养殖规模,让优质中华绒毛蟹走向全国。他高兴地与郎溪县东夏镇政府签下了承包1600多亩的水面合同,当年投放“中华绒毛蟹”30多万只,并在东夏镇建起了全县唯一的一家“中华绒毛蟹”蟹苗繁殖基地,引领一大批郎川渔民走上富裕之路。如今,优质“中华绒毛蟹”已成郎溪县乃至宣城市的一张名片,因为个大、肉厚、鲜美的特色,成为全国很多大中城市餐桌上的一道佳肴。
如今,南漪湖将“皖南秀水,湖上人家”作为主题形象,以优质生态的魅力开发水上旅游,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度假者。
新闻推荐
乡镇卫生室遭受水淹、村卫生室受损严重、灾后防疫形势严峻……日前,记者从市卫计委获悉,在做好灾后医疗救治、卫生防疫等工作的同时,全市受灾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正加...
郎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郎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