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在北门危旧房改造项目盛世御景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过程中,原本正常需要3个工作日完成的许可手续,经过行政审批科工作人员多方协调,最终在3个小时内即办理完毕,建设单位深受感触,第二天送来“优质服务、严谨高效”的锦旗以表感谢。
北门旧城改造缩短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以后的工作提供了借鉴。行政审批科在坚持“并联审批”的基础上,对服务项目办理时限进行了全面提速,行政许可项目从法定的20个工作日缩短为2-5个工作日。行政审批项目办理时限从以前的20个工作日缩短为12个工作日,行政确认项目办理时限从以前的20个工作日缩短为15个工作日。
“并联审批”全面提速,在办理夏渡新城一期、向阳新村一期和二期、江润丽景苑、三一亚龙湾、观唐小区等项目规划核实中均受到建设单位好评。安徽江润置地有限公司经营科的彭五九已经跑了十多年的项目审批,他深有感触:“规划局的工作改变很大,审批效率比以前快了很多。几年前方案审查需要一两个月才能解决,现在基本上一个礼拜就能办好。”
张青是行政审批科的一名窗口工作人员,她说:“现在,我们面临着人手少事情多的矛盾,但大家都自觉加班,甚至把工作带回家做,就是要保证高速办理项目审批。”
普通工作人员走到了“台前”,局领导更是走到“一线”。每周一,市城乡规划局局长许浙安都会到政务服务中心的城乡规划局窗口“坐班”并召开例会,几个副局长每周都要保证在政务服务中心“坐班”一次,现场受理、现场办结,把巨大的工作压力一次次化为提速提效的前进动力。
由“聚焦发展”转向“问计民生”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公园布局、公共停车位、城市绿化面积、高层楼房采光权等市民关心的焦点问题日渐凸显。为此,宣城市规划部门将重心倾向“民生”,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全面做好保障工作。
今年7月,市规划局法规监察科在巡查中发现时代碧云间出入口平台占用了公共空间。针对这一情况,该局立即发出告知单,责令及时改正。由于此处的结构复杂,处理不好会出现坍塌的危险,于是该科室把开发单位、建设单位和设计院请到现场共同协商,经过几轮会商,时代碧云间最终退让了占用的公共空间。
汽车拥有量的增加,让市区“泊车”成为一个难题。有群众反映,府山广场附近某浴室擅自把公共停车场改为桑拿浴室,市规划局法规监察科接到举报后立即赶赴现场查看,责令及时改正,并移交市城管执法局处理,帮助市民解决“停车难”问题。
在清查的同时,市城乡规划局还制定出台了《城市公共停车场、农班线站场和公交站场近期实施计划(2012-2015)》。计划至2015年,老城核心区将有社会停车场23处(其中保留现状5处),共可提供约3550个泊位;外围区域将有社会停车场44处,共可提供约1.32万个泊位,届时将在整体上达到社会停车泊位的供需平衡。
城市规划带来的种种变化近几年在市区悄然发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框架逐步拉开,城市功能日趋完善。与此同时,围绕提升城市特色与品位的各项规划工作正在市城乡规划局迅速展开。
——启动城市空间特色规划编制工作。在城市总体框架控制层面,市城乡规划局在《宣城市城市建筑风格控制规划》的基础上,规划从城市生态基底→城市空间布局→城市建筑尺度及色彩、天际轮廓线、绿化景观→城市风貌特色的整体控制等方面提出规划控制与引导要求。在城市建筑风格控制层面,出台了《宣城市建筑物外立面规划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了规划设计条件制定、方案审定、工程规划许可、实施(包括现场确认、规划核实等)等4个阶段5个步骤的控制管理要求,强化“过程控制”。
——编制城市园林绿地近期实施计划。为实现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目标,市城乡规划局本着“规划留白、绿廊渗透、点线面结合”的原则,构建了“一轴三心、双环八廊道、六楔渗透”的总体生态网络。规划到2014年底,城市绿地总面积达2200公顷,绿地率达到35%,绿化覆盖率达到40%,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2平方米。同时根据计划,划定了绿地范围图。
——开展制定宣城市“美好乡村”规划编制导则。结合近年来新农村建设规划、划定规划区域内村庄规划、高速和国省道沿线村庄带的整治规划以及相关规划实施的经验,总结研究编制美好乡村规划导则,指导全市美好乡村的规划建设。
——明确城市环卫设施建设未来三年具体举措。针对市区环卫设施不足问题,市城乡规划局还制定了《城市环卫设施近期实施计划》,明确近三年中心城区将新建、改建29座压缩式生活垃圾转运站和35座公厕,新建环卫基地和水域保洁基地各一处。按照计划安排,完成物流园区、文房四宝产业园等区域垃圾中转站的规划选址工作。
新闻推荐
宣城讯 9月12日下午,省电力公司召开创先争优活动总结交流电视电话会议,全面总结创先争优工作,交流创先争优经验,部署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工作,动员广大党员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胜...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