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确保秋收秋种工作有序开展,宣城市农机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送科技下乡,送服务到田,通过为农户提供“菜单式”、“托管式”等多种服务,全力以赴做好“三秋”农机化服务工作。
组织人员深入乡村,对机具保有量、技术状况、分布情况、当地农作物种植区域布局以及适宜机收、机播面积和作业时间等信息进行摸底登记,同时设立服务热线,并通过农机化网络和手机短信平台及时对外发布,引导作业机械有序流动,确保机械与作业地点的有效对接。主动与江浙周边地区农机部门和合作组织联系,组织引进机源,在交通干道入口设立跨区作业接待站12处,向入境机械提供作业信息,发放安全生产明白纸,赠送毛巾、矿泉水、防暑药品,调度机械直达作业地点。各县市区抽调农机技术人员50余人,联合农机生产、销售单位,带着零配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流动服务,指导机具作业,帮助机手调试、检修机具1.1万台套,确保机械保持最佳工作状态、发挥最大效率。全市抽调农机安全监理执法人员46人,组建安全巡查小分队12支,深入乡村,巡回开展田检路查,化解矛盾纠纷,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农机手和农民的安全生产意识,加大农机违规违法行为查处力度,防范和遏制重大农机事故发生,确保秋季农机安全生产。
初步统计,全市秋收秋种共投入农业机械8万余台,其中投入拖拉机4.8万台,投入联合收割机3600台(含外引收割机1200台),开沟机4600台,收获水稻182万亩,其中机收175万亩,机开沟播种油菜28万亩,机开沟播种小麦10万亩。发放跨区作业证1350本,办理“农机(专用)加油卡”930张。
(杨东红 程启清)
新闻推荐
短短七年,宣州经济开发区从默默无闻的“后来者”一举跃为全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领头羊”,一串闪亮的足迹,见证了宣州经济开发区的成长印记:2006年2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08、2...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