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宣城市坚持落实社会治安防治各项举措,在“防”字上做足文章,着力编织以“三级大巡防”和群防群治为内容的“地网”,以及视频监控和各种信息资源整合为内容的“天罗”,“地网”、“天罗”有机结合,形成了全方位的立体防控体系,为建设富裕、文明、平安的宣城提供了良好的治安环境。
进一步狠抓社会治安防范。一是构建“三级大巡防”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公安主力军作用,构建多警种、全天候、城区街面全覆盖三级网格化“大巡防”新格局,对市区主干道和重点要害部位实行一级巡防,对市区主干道以外的交通要道、大街小巷以及案件高发小区实行二级巡防,居民小区、单位内部以及行业场所实行三级巡防。二是加强群防群治网络建设。整合保安、小区物业、社区和单位内部护卫力量等各种群防群治力量,组建社区治安巡防队伍,划区域、分时段开展巡逻防范和守望看护工作,形成严密的社区防控网络;建立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工作站,配备协管员,组建专门的流动人口管理队伍。三是推进城乡社区警务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城乡一体化建设总体布局,将警务室用房与城市社区和农村服务中心同步规划建设,继续加大社会治安辅助力量招录工作力度。
进一步加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以县市为单位,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进一步完善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对已建的监控点进行清理、维护、修整,并在市区范围内再新增260个点,实现社会面监控与公安各类警务信息数据库的互联共享,开展模糊图像处理、识别比对报警、街面视频巡查等实战应用;组建专职视频巡控队伍,安排人员24小时监控,并与街面巡防力量有机结合,做到人机互动,及时发现、跟踪和查处违法犯罪活动。建立治安卡点查缉堵控系统,上半年在交通要道、城郊结合部、市区出入口设立8个流动治安卡点,适时对出入城区的可疑车辆、人员进行盘查;建立治安卡点勤务运行机制,规范工作流程,加强实战合成演练,切实提高堵截查控的处置能力。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老旧小区的技防建设,努力实现封闭式管理。
进一步深化大调解机制建设和各类信息资源整合。继续贯彻落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健全市、县、乡、村四级调解组织,继续坚持定期矛盾纠纷排查处理工作制度,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把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单位和个人;对未完结的重大矛盾纠纷,层层建立领导包案和专人调处工作制度;定期会商、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切实加强信息交流,固化、推广已经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一些好的调处模式。抓住国家实有人口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契机,加快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唯一代码、统一共享的人口基础信息库。
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健全工作会商机制,通过定期通报、分析形势、研究对策、部署任务,实现部门联动、整体推进。抓紧制定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全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和考核评估办法,严格落实社会治安防控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综治宣传月活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治安防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社会营造自我防护、群防群治的浓厚氛围。
(本报记者 金婷婷)
新闻推荐
宣城讯 10月2日,郊区客服分部组织对营业部窗口、基础管理及行风建设进行“双节”互查、互学突击检查,确保节日期间优质服务不打折。检查组每到一处,都对营业厅的环境卫生、所务公开、实际值班...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