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宣城市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风生水起,让不少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都享受到了这项民生工程的益处。但由于保障房建设政策性强,涉及部门广,保障对象复杂等原因,保障房建设中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是要完善保障房建设和管理机制。
首先,要多渠道地开拓房源。如今,尽管保障房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但被纳入保障房允许范围的对象数量还远远超过了保障房建设的数目。在开拓房源上,政府的思路可以更加开阔,让保障房不仅仅停留在“建”上,还可以“发掘”存量房上。在加大建设力度的同时,针对市场上存量房源,通过代租或适当补贴等方式,将其收储为保障性住房,不失为可行之举。
其次,保障房的建设要保量更要保质。即将到来的2013年,宣城市自我加压,将保障房建设的目标增加至省下达任务的1.66倍,进一步扩大了受益覆盖范围,这种做法值得肯定和赞赏。但在数量增加的基础上,要一如既往地把好质量关,这才是关键。保证质量,要从源头开始,科学规划、合理选址;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强化工程监管,并监管到位;要充分考虑群众的生活需求,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真正使保障房工程成为人民满意工程。
再次,保障房的分配要公平公正。由于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单凭收入证明难以反映部分居民的真实收入情况。这时就需要信息的公开,要及时地通过各种途径公开保障房的分配政策、分配程序、分配房源、分配对象、分配过程、分配结果、投诉处理等内容。同时,还要健全纠错机制,及时纠正分配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这既方便群众及时了解相关情况,也便于社会对其进行监督。
总的来说,保障房建设是项民生工程。如何让保障房真正成为一项民心工程、成为政府的实事工程,让真正需要的人住进保障房,且住得安心、舒心,那么,这项工作也就真正做好了。
新闻推荐
本报讯 为培养和加强“文房四宝”制作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文房四宝”制作行业发展,近日宣城市将首次开展直接面向“文房四宝”制作行业的人才评价工作。针对“文房四宝”制作行业人才现状...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