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 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刚刚过去的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突出项目带动,强化工作举措,克服困难挑战,持续巩固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良好态势。
一、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科学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力推动招商引资,扎实推进项目建设,保持了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态势。预计全年完成经营(销售)收入160亿元,增长24.6%;实现工业总产值60.5亿元,增长22.9%;实现工业增加值18.15亿元,增长26.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增长52.5%,其中工业投资21.3亿元,增长76.6%;完成财政收入9.2亿元,增长24.5%,其中入开发区金库6.05亿元,增长31.5%;实现进出口额9458.6万美元,增长43.2%,其中出口8639万美元,增长45.6%;实际到位市外资金65.19亿元,增长32.2%,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到位市外资金60.33亿元,增长46.3%;亿元以上项目到位市外资金44.08亿元,增长56.6%;实际到位外资4992.5万美元,增长27.2%。一是坚持择商选资,优化招商引资质量。不断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将单独供地标准由固定资产投资6000万元以上调整为1亿元以上,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力求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新签约项目23个,协议引资53.2亿元,平均单个项目投资2.3亿元。着眼于建设创新型示范区目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签约项目中属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7个,中建材屋顶光伏发电、宣竹科技、电子标签及导电油墨、金泰尔合金等高端项目落户。着眼于汽车零部件、LED等产业相对集聚优势,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吸引上下游产业和关联企业,延伸产业链,推进集群集聚发展。二是注重统筹联动,加大项目帮扶力度。针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通过帮扶指导、专项调度等途径,不断加大对企业的帮扶力度。兑现各项优惠政策,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下属的希达担保公司为区内企业提供4.5亿元融资担保。积极推动企业自主创新,鼓励企业发展高新技术项目,全年共申报项目112个,已经批准的“861”项目27个,其他项目12个,累计争取项目扶持资金1165万元。对中鼎产业园、宣酒工业园、新港国际城等重点在建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工作机制,着力解决项目建设中难题。佳家利电子、博迪新材料、京泠医疗器械、中鼎光电等20个项目顺利竣工投产。三是加大有效投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全年累计道路建设总里程22公里,竣工14.5公里,日新西路、望山西路、科技路(一期、二期)、铜山路、铁山路等道路竣工通车,西扩起步区7平方公里建设框架全面拉开。突出抓好标准化厂房建设,为提高土地利用率,解决中小项目落地难的问题,启动科技园(孵化器)工程,科技园项目一期12.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即将交付使用,二期14.7万平方米已经完成6万平方米建设任务。为缓解建设发展资金紧缺难题,积极申报1.5亿元美元世行贷款项目,即将进行项目评审。
二、立足维护群众利益,切实改善民生质量,和谐稳定大局持续巩固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在加快经济建设步伐的同时,统筹发展各类社会事业,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是抓好民生工程,改善群众生活条件。结合美好乡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加大民生工程投入,保障各类民生工程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教育科技、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抓好群众安置工作,开达、金达等安置区建设加快推进,全年竣工交付安置房1192套、在建4410套。提高群众社会保障,目前开发区失地农民8431人,其中符合养老补助条件的有2219人,针对这一特殊人群发放养老补助360余万元。二是积极构筑平台,扩大群众就业渠道。实施“零失业家庭”计划,搭建企业用工与群众就业服务平台,确保区内每户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积极组织专场招聘会,引导区内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本地被征地农民。扶持农民自主创业,举办农民就业创业培训班,为创业学员进行免费技术跟踪服务,并提供每人5-10万元无息小额贷款。三是摸排调处并重,妥善化解群众矛盾。摸排并调处影响和谐稳定的矛盾隐患,切实抓好信访和维稳工作。妥善化解信访积案9件,成功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87起,为农民工追讨工资约2100万元。
三、着眼改革创新示范,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发展内生动力快速释放
立足实际,着眼长远,进一步创新思想观念,推动体制机制改革,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注入持久动力。一是突出示范效应,创新思想观念。提出了“四个创新、四个示范”发展目标,即创新产业承接方式,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做示范;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在全面激发内生动力上做示范;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在巩固和谐稳定大局上做示范;创新民生保障措施,在大幅度改善民生质量上做示范。经过一年来的实践,改革创新、示范带动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二是稳步推进改革,创活体制机制。着眼于“小政府、大服务”的运作机制,稳步推进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改革,不断完善行政和服务功能。完成飞彩、天湖、金坝三个街道上划工作,制定了统一管理方案,构建统一领导、职权明确、层级负责、重心下移的管理体制,充分调动了基层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加大整治力度,创优发展环境。牢固树立“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完善项目服务体系。严格要求高效办事、竭诚服务,切实加强效能建设,加大对制度执行力的监督检查,落实窗口单位“马上办”工作机制,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严厉打击强买强卖、恶意阻挠施工等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全面营造“人人是环境、事事是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始终坚持强基固本,扎实推进党的建设,政治生态建设全面加强
始终将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推进发展的前提保障,扎实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程。一是着力夯实基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强化街道、村(社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两级班子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在征地拆迁、项目建设等工作中,注重发挥村(社区)两委班子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二是围绕推进发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以项目论成败,凭业绩定得失,让群众做评判,推动形成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事创业氛围。选派20余名干部到征迁和项目建设一线锻炼,选派4名中层干部前往合肥、芜湖等地经开区挂职学习。三是坚持立党为公,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坚持一线工作法,抓住“五级书记大走访”活动、“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美好乡村建设等契机,要求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和项目,问计问策、帮困解难。弘扬廉洁干事作风,加强对工程建设、土地出让、招投标、征地拆迁等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监督,进一步巩固廉洁奉公、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环境。
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继续保持锐意进取的劲头、克难攻坚的斗志,团结一心,顽强拼搏,不断开创我区跨越发展新局面!
新闻推荐
(2013年1月10日)本次大会已经确定今年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现在关键就是要围绕“以招商引资作为重点,把项目建设作为支撑,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这个经济工作主抓手、主基调,全市上下心...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