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开创宣城市环境监察工作新局面,市环境监察系统勇于创新,认真谋划,将2013年确定为环境监察文化建设年,着力打造特色环境监察文化品牌。
一是努力构建监察文化建设联动机制。为了保障监察文化建设的顺利推进,成立了监察文化建设领导组,出台了《宣城市环境监察系统文化建设实施意见》,制定了《宣城市环境监察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从决策层面强化环境监察文化建设。形成全系统上下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并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开展“什么是环境监察文化”、“怎样开展环境监察文化建设”的学习大讨论,开展环境监察核心价值观征文活动,集思广益,共同研究部署环境监察文化建设。
二是广泛凝聚环境监察文化建设正能量。紧紧围绕全市环保工作中心和重点工作,以塑造良好机关形象为中心,以追求高绩效为核心,以促进队伍全面发展为目标,大力加强主体意识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和信息文化建设,不断凝聚环境监察文化建设正能量,为环保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和文化保障。
三是不断丰富环境监察文化建设内容。环境监察文化“理念”建设:文化理念是环境监察文化建设的精髓,具体表现在工作态度、行为取向和生活方式方面,集中体现独特的、具有个性的理念文化风格。环境监察文化“容貌”建设:环境监察文化“容貌”建设是起点,是环境监察整体形象中影响力最广、宣传效果最为直接的一面,在文化创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环境监察队伍精神风貌、硬件设施、基础条件、办公文化氛围等。环境监察文化“行为”建设:主要是对环境监察的人、物、事的各种状态都有明确的标准和规定,从而树立环境监察形象,打造环境执法品牌。
四是着力创新环境监察文化建设载体。开展环境监察文化长廊、优化办公环境活动,展现各单位生机活力。开展“爱书、读书、用书”活动,涵盖大气、水、固废污染防治技术日常监察运用、排污费征收、行业监察指南、环境行政处罚、环保部最新文件解读、廉洁自律等各个方面。实行常态化交流培训、考察实践活动,采用多种形式,有计划地对环境监察人员进行业务交流、培训。充分利用宣城市移动执法平台,完善环境监察政务管理信息,包括企业基本信息、日常监管信息等。举办团队拓展、球类、文艺、登山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增强环境监察系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继续开展“绿剑行动”,开展岗位大练兵和岗位大比武活动,提升监察人员素质能力,强化环境监察队伍建设。举办“宣传周”、“宣传月”等特色宣传教育活动,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拓展宣传教育范围,深入推进环境监察宣传教育活动。整合《宣城市环境监察管理制度》,对现有制度进行全面收集、整理、完善,不断创新环境监察工作体制机制。量化《宣城市环境监察文化行为准则》,细化各项工作流程、工作要求和工作规范,做到各项工作有规可依,对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实行量化考核。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通过评先树优、交流轮岗和挂职锻炼等方式健全激励机制,通过严格考核、奖惩分明、责任追究等机制,激发队伍生机与活力。开展“提创新建议”活动,要求全体环境监察人员通过交流、培训、学习、实践,对工作思路、工作机制及工作模式提出一些创新意见和建议,不断适应环境监察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近日,宣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再获殊荣,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暨平安家庭创建协调组授予“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一直以来,市中院始终立足审判,认真履职,依法...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