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店、小吃店、饮品店,卤菜摊贩、夜市露天排档,包子店、蛋糕房都是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小餐饮店。与一般餐饮业相比,小餐饮业基础条件差,存在诸多环境问题。随着文明创建的开展,市区小餐饮业的脏乱差正在慢慢消失,整洁规范的小餐饮业新面貌正逐渐呈现在市民面前。
油烟少了,占道没了,西门口烧烤街变样了
西门口是市区内餐饮业中极具特色的区域,这里集中了数十家烧烤店。
汪庭荣是西门口片区社会化管理市容劝导员,对这片区域她深有感触:“每到晚上6点多,各家烧烤店经营者就会把桌椅板凳全部搬到门外,把马路两侧的人行道占得满满的,行人通行都要避着让着。”汪庭荣说,到晚上客流量大时,大量油烟无法排除,烧烤店老板便想出了个办法,每家都在店门口放一个很大的电风扇,把这些油烟往马路上吹,每天晚上西门口简直是烟雾缭绕。
市容监察支队城北大队队长邓文君负责西门口片区的文明整治,他向记者介绍,这片区,市民反映最强烈的,就是油烟污染和占道经营问题。
对于占道经营,他们规定,所有烧烤店在晚上9点半之前不许出店占道经营,队员每晚现场监督。对于油烟污染,支队要求每家烧烤店将原先的碳烤炉换成电烤炉或煤气炉。
黄炳龙是西门口陈老根烧烤店的老板,记者在他的店里看到,不大的店面内摆着3张桌子,而烧烤用的器具,也换成了新的煤气炉。黄炳龙告诉记者,这次更换烤炉,他是特地在北京买来的,煤气炉下面的炉灶内由碳变成了水,油滴在水里一点油烟也没有了。原来因为面积不够,他在店门外搭了个棚子摆了两张桌子,现在也全部拆除了。
邓文君介绍说,目前西门口10多家烧烤店烤具已经全部更换。另外,晚上9点半之前也消除了占道经营行为。以前这片区域几乎每天都有人投诉,现在投诉也基本没有了。
10项整治,小餐饮从无证到有证
花姐快餐小吃店是中山后路一家小餐饮店,经营这家店的是张家林和苏金花夫妻俩,由于店面面积过小,小店厨房、排水等基础设施不足,店开了3年,一直没能拿到营业执照和餐饮服务许可证。
按照整治标准要求,
餐饮经营场所必须达到餐饮服务许可证、营业执照、从业人员健康证三证齐全。而小餐饮的条件绝大部分不能满足法定的发证要求。宣城市小餐饮整治小组摸底数据显示,市区共登记小餐饮3034户,其中未持有证照2083户,占69%。小餐饮从业人员9240人,其中未持有健康证明3454人,占37%。
为此,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结合宣城市小餐饮业实情,对小餐饮业提出10项整治规范管理基本要求,各小餐饮店必须按照这些基本要求进行整改,整改后填写一张《小餐饮办证申请表》申请证件、执照。
前段时间,张家林和苏金花通过规定的体检机构拿到了健康证,按照10项整治规范管理基本要求,夫妻俩对小店进行了一番整改后,填写一张《小餐饮办证申请表》,市药监局和工商局为他们办理了餐饮服务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这下开店,我们心里踏实了。”拿到证后的夫妻俩很是兴奋,他们还开心地向记者展示了他们拿到的证件。
8月20日前,市区小餐饮将出现新面貌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安全监督科科长金昌民带队在市区开展整治工作。仅中山路一条路,他的小组已经来来回回跑了几趟。“以前的持证率只有30%-40%,现在已经达到全部持证,消灭了无证经营的现象。”金昌民向记者介绍。
截至目前,前期已经有74户小餐饮店进行了整改,并已经拿到了相关执照。
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市城管局清理有碍观瞻的外接水龙头35处,纠正出店经营、占道经营等行为65起,规范摊点摆放80余处,完成烧烤工具煤改气、炭改电40余户,取缔油污、扰民烧烤摊点4处,拆除法制路小餐饮经营户乱搭乱建6处共150平方米。
随着小餐饮整治工作的推进,药监、城管、质检、工商、卫生、住建、规划、公安等多个部门成员单位根据各自职责,严格按照整治标准,突出重点区域和商户,开展整治活动,到8月20日,市区小餐饮业将呈现出崭新面貌。
新闻推荐
7月16日,东风Honda正式迎来企业成立十周年。十年交替的时间点上,东风Honda在第二工厂发布了未来十年发展的中期事业计划——“挑战1+”计划。来自股东方、东风Honda的领导,与经销商、供应商、员工代...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