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的高温,被晒伤的不只是人,还有田间的蔬菜。
自7月以来,全市蔬菜绝收0.95万亩。仅宣城市宣州区2.3万亩在田蔬菜,就有2.1万亩受灾,绝收面积约0.6万亩。为了保证市场供应,农技人员深入一线进行指导,菜农不惜成本,改进灌溉,增加投入。一场场“蔬菜保卫战”正在宣城市田间地头上演。
露天种植的蔬菜
枯得能点火
连片的生姜叶枯黄得像秋天的野草,似乎火一碰就能着;露天种植的紫茄子,干瘪得只有小指头那么大;绿油油的辣椒苗远看十分茂盛,走近一拨弄,小小的辣椒花落了一地……
8月15日,宣城市重要的保障性“菜篮子”供应基地——宣州区五星乡庆丰村新丰农业有限公司的蔬菜基地内,负责人彭立银在大棚间穿梭,眉头始终不见舒展。
跟着他来到蔬菜基地的豇豆架间,只见他轻轻掰开一朵朵豇豆花,脸上是可以看得到的失望:“没有坐果”。
这一季,他种了近18亩豇豆。6月底,约14亩豇豆成熟后采摘上市。每亩产量约3000多斤。这剩下的4亩豇豆因种得稍迟了些,受到高温影响,不是开不了花,就是坐不了果。彭立银说,可能就没有产量了。
蔬菜减产6成 一半晒死一半虫吃
蔬菜减产6成
一半晒死一半虫吃
据彭立银介绍,他的蔬菜基地建于去年10月,今年清明左右,他陆续种下基地的第二季菜,约50亩。除了6月采摘上市的西红柿、黄瓜、小青菜等蔬菜外,毛豆、豇豆、辣椒、茄子等约30亩鲜菜受到旱灾。一些植株茎叶相继凋萎、死亡,不少蔬菜陆续落花落果,地里的2亩生姜苗甚至全部干死、绝产。
“蔬菜不同于其他植物,它的根茎非常少,高温下浇
地面的水,就会变成开水直接烫死菜根。”彭立银说,和人一样,蔬菜也会因高温而“中暑”。
除了高温炙烤,影响蔬菜生长的另一个原因是虫害。和蚊子不同,菜地里的一些虫子耐高温,并且因为高温导致自然界的绿色植物减少,虫儿的食物减少,它们就把焦点瞄准了蔬菜。
“我们会打农药,但频率都是有严格控制的,确保农药不超标,可高温时期虫子繁殖太快了。”在他的蔬菜基地,记者看到,几亩空心菜浑身都是虫眼。
菜农不惜成本 保证供应稳定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虽然很多地面都干涸了,但大棚四周的沟渠里,都可以看到水流。
彭立银介绍,基地南边有个水塘,高温天气刚刚来临时,还可以从水塘抽水到大棚,进行浇灌。后来周边种植水稻的农户也都需要从水塘抽水,10多天前,水塘里的水就被大家用光了。现在,他们用的水,来自他自己花钱打的水井。
为了战高温,彭立银还为大棚蔬菜加装了滴灌设施,“这样的设施相对比较科学,但因为成本投入很大,之前一直没有安装,现在持续高温也没法子,必须先安装一批。”
同时,彭立银还
了近2万块钱,给2个育苗大棚做了防晒措施。在一个育苗大棚里,宣州区菜篮子办的农技师正在检查已经发芽的青椒出芽率。
“出苗率大概在60%-70%,估计成活率还要更低,可能在40%-50%。”农技师汪恭智对彭立银说。彭立银表示在意料之中,他说,因为高温,很多同行育苗失败,他地里能育出这样的苗子,已属幸运。
当然,彭立银也付出了比同行更多的努力。除了防晒设施,他的人工投入也增加了。“因为高温,不得不给工人加钱。”
农业部门正在争取
补种改种物资
记者从市农委种植业局了解到,7月中下旬,全市已启动应急预案,同时建立了24小时值班制度,并动员农技专家分赴各受灾区实地调研、会商、指导在田农作物抗旱降温工作,调动抗旱物资。
宣州区菜篮子办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办公室的所有农技人员全都深入田间地头蹲点,早出晚归不扰民,光是彭立银的蔬菜基地,他们就去了4次。
“如何给土地降温保湿,哪些蔬菜种类是耐热的,热水暴怎么防止等各类知识,我们都要给菜农送去。”
一个好消息是,近期,市种植业局正在统计农作物绝收面积,收集受旱绝收地区补种改种意向,制定补种改种措施,向上级争取补种改种物资,最大限度降低农民损失。
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抗旱田管面积近200万亩(不仅是蔬菜),其中浇水抗旱降温140多万亩、喷施叶面肥43万亩、病虫害防控面积350万亩次。
新闻推荐
“问题奶粉”波及市民消费年轻爸妈好困惑:孩子,我拿什么喂你?
8月初,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消息,有多家中国境内进口商进口了可能受到肉毒杆菌污染的新西兰恒天然集团产品——浓缩乳清蛋白粉。而其中,多美滋、雅培两个品牌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也可能有问题。消息一...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