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宋,宣城的周紫芝与梅尧臣是齐名的。然而,在后来的诗歌接受历史中,周紫芝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沉寂了近千年。究其原因,周与秦桧的往来,可能是重要的一项。
周紫芝穷苦一生,最后连回乡的路费都没有,只得寄居在庐山,客死他乡。但他却是一位知恩图报的人,真正做到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正是这一优良品德,使他做出了令他人费解的事,使后人对他多有微词。这就是对秦桧的态度上,他显得有点过热。周紫芝来到临安,因秦桧爱其诗(“秋声归草木,寒色到衣裘”),便献诗秦桧。是生日诗,抑或所谓“供官诗”(应酬官吏的诗),不得而知。在以后的日子里,周紫芝每出一篇,秦桧则击赏不已,“颇厚遇焉”(《宁国府志》卷二十九)。每次献诗,秦桧总能俯而听之,矜而能容,“未尝有一言以督过之”(《太仓稊米集》卷二十九《时宰生日诗三十絶诗序》)。作为一个位卑言轻、屡试不第的读书人,有人能够赏识他的诗文,而且还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秦相,这对他来说,是莫大的荣耀和鼓舞。宋高宗绍兴十五年(1145),周紫芝由户部曲院(或是武林丞)迁礼、兵两部架阁,确与秦桧的提携有关。所以秦桧对他有知遇之恩。(《宁国府志》记载,他曾和御制诗:“已通灌玉亲祠事,更有何人敢告猷”。秦桧认为是讽刺自己的,将他远贬兴国军。紫芝得知,唯言“士遇合有时,吾岂以此易彼”。这一说法不可靠。先生后来在兴国任上,仍有多首贺秦桧生日诗)故此,周紫芝对秦是感恩戴德。爱屋及乌,连同秦桧的主和政策,他也没有表示反对。或许此时宋军连连失利,使他对主战派有些失望,转而把希望寄托在主和一方,也未可知。从现有的资料看,周紫芝与秦桧的关系,仅限于欣赏和被欣赏。即使在升迁上有所得益,他也是有原则的和秦桧相处,没有成为秦桧的帮凶(如曾惇),更谈不上出卖灵魂,到了无耻的地步。在战与和的问题上,周紫芝虽没有反对秦桧的主和,但他自己是主战的。也就是说,在宋金问题上,周紫芝并未走秦桧路线。
当时,周紫芝将对胜利的希望、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寄托在主战人物身上。《秋暑卧病示庄簿庄革字时然为宣城簿》:“一皷收关河,再鼔擒戎王。兵戈既静洗,不复忧边防。万夫各解甲,四海均清凉。”足以说明他的希望所在。在他的朋友之中,与他交谊甚笃,感情深厚的,也不乏主战人物。如同乡好友詹友端,史书言他“建炎初,上书言复仇取中原事,语甚壮。”(《江南通志》卷一百五十五)好友王之道,于绍兴初,屡谏议和,忤秦相,被贬。后绝意仕进,卜居相山之下,凡二十年。(尤袤赠故太师王公神道碑)叶义问通判江州,忤秦桧,亦被罢。(宋史叶义问传)据《宋史》卷三百七十六《吕本中传》记载,吕本中也是因议和之事,受到秦桧的排挤。此外,还有李弥逊、李光等等。先生集中亦多有颂扬主战人物的诗作。绍兴五年(1135),高宗颁亲征之诏,先生上《为人皇帝亲征起居表》,并喜作六首《亲征诏下朝野欢呼》。
建炎元年(1127),宋高宗启用主战派中坚人物李纲,并取得抗金战争的局部胜利。先生颂扬道:“今年新起故将军,灞陵醉尉勿浪嗔。文致太平武定乱,非渠谁复清风尘。”(《秣陵行宇文粹中》)《寄题折将军家忠勇堂折有边功上赐大旗御书忠勇二字以表其功将军因以名堂》:“折侯古将家,雄筭詟边土。将军最晚出,骁勇不媚妩。十年守雁门,飞矢射猛虎。平生程不识,不作一钱数。誓言大宛马,唾手端可取。夜半奏捷书,欢声晓飞舞。云旗涂黄金,彩错映寰宇。谈笑开华堂,忠勇掲天语。功成倘坚壁,镇静古所与。何当使敌人,开户玩处女。置酒日髙会,缓带击歌鼔。要令无智名,折冲在樽俎。”更是塑造了一位“十年守雁门,飞矢射猛虎。”的边关将领的英雄形象。同样的英雄形象,还有“夜提王师来解围,燕中老将如猛虎”的燕人刘晏,“昔岁金人始南渡,官军夜遁如脱兔。孤城何啻累卵危,劲敌不殊羣蚁附。夜提王师来解围,燕中老将如猛虎。平明横槊属两鞬,疋马驰从敌营去。峥嵘但谓气可吞,仓卒不知身已仆。平生三箭得天山,白骨看成一丘土。马前班剑不动尘,犹胜车中三日妇。”(刘公祠)有的则是表现了在动乱年代,人们对收复山河英雄的期盼,“夜寒有惊鹊,飞鸣绕南柯。苍生愿安枕,壮士方横戈。谁能请缨剑,故地收闗河。”(《七月十八日夜独坐静寄月出麻姑背开户徜徉夜久不寐))同样,“满眼尚添新战骨,何年真起故将军。”(《源逢共兄弟別後道中奉寄二首》之二)也表现出对主战人物呼唤。
宋对金的失利,究其原因,周紫芝认为主要是用人不专、黜陟不明、刚断不足。任用贪官污吏掌管兵权,委以重镇,必定丧师割地误国。要想取得对金的胜利,必须革除弊政以自治,赏忠臣、诛奸佞,使忠臣争效死节,壮士勇于敢为。所以,他常常赞美、歌颂爱国将领及主战派。所以他上书高宗,“臣愿陛下之于(李)纲,尽以国计倾心付之。勿惑于诋訾不根之言,毋责以胜负不常之势,则经纶天下之大纲,当自有远画。朝廷既治,国势日强,则敌人自然畏服,二圣当有还宫之期。”(《太仓稊米集》卷五十七《上皇帝书》)主战主和,观点甚明。
《四库总目提要》单凭周紫芝集中有献秦桧父子生日诗赋,就觉得他“殊为老而无耻,贻玷汗青”。这是有失公允的。相反,有的学者在给宋南渡时期词人分类时,将周紫芝归为诗人一类,而未划入奸佞一派(如曾惇),则是实事求是的(黄文吉《宋南渡词人》)。
今天,我们要历史的看待问题,不能用现在的是非观去衡量历史人物。对先贤周紫芝也是一样,不能因为他写过寿诗献给秦桧,就武断地认为他是无耻文人,帮凶、走狗,是主和派,甚至是投降派。作为同乡后学,我们有义务、有责任,还他一个清白。
新闻推荐
8月3日,南京都市圈第一届党政领导联席会议暨南京都市圈城市发展联盟成立大会在南京市紫金山庄举行。宣城市党政领导参加会议。 本报记者 汪鸣 摄...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