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11月24日上午,家住宣城某县的小陈由父亲开车送到合肥参加国考。据悉,这是小陈连续第6年参加国考了。据小陈自己说:“之所以连考6年,就是希望给自己换个出路吧,要坚持到不能报名为止!”
小陈在公务员考试人群中,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虽然她与此前放言“就算是死,我也要死在编制里”的哈尔滨市一位环卫系统公开招聘考试的考生相比,并不算偏激,但其执着显然也已经超过了一个人的青春和人生所能承担得起的压力和消耗。至少,用6年的时间,换取6个做公务员的机会,这不是个人生存之福,更不是社会发展之福、国家之福。
考公务员并没有错,但在考前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能用“范进”式的精神,考到老。比如据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共有约152万人参加公务员考试,但实际录取只有1.9万人。也就是说,这是一场差不多百分之一,百里挑一的考试,属于每一个人的机会,并不大。虽然每次都有少数人考上了,如愿以偿,但更有绝大多数的人,成了失败者。为了一个很小的机会,投入过多的精神和时间,意识和心力,明显并不是很科学与合理的事情。
况且,除了公务员,人生的路还有很多条,没有必要非得“在一棵树上吊死”。事实上,近些年来,一些人也认识到这一点,他们觉得,公务员工作虽然稳定、工资待遇有保障,但同时也将人限定在一个体制之中,将才能约束起来,甚至得不到发挥。于是有人纷纷放弃了公务员工作,而改做律师或者下海等。笔者觉得,这样的思想和做法,未必就不是理性的。
对于年轻人而言,学习知识和培养才能之后,并不一定非得去当公务员。只要能够发挥自己的才智,不是公务员,也照样能够有所成就。与其将这6年耗费在考公务员上,把自己考成一个只会考试的现代“范进”,何不多去历练一番,长些见识,积累些经验,为事业和人生打好基础呢?
新闻推荐
本报讯(市第八中学八(3)班 王沁儒)11月30日上午,宣城小记者团组织了宣城小记者赴市气象局参加“观气象·识天气”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电话成功报名的小记者们,在一个上午...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