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冬至恰逢周日,宣城市公墓也迎来了入冬以来的第一轮扫墓小高峰。记者发现,今年冬至祭扫,很多市民都手捧菊花等鲜花,鲜花祭扫变多了,相反的,祭扫时放爆竹的现象与往年比变少了。
传统祭品依然受宠 爆竹销量不如往年
上周日是冬至,也是传统中祭扫逝者的日子。记者在前期走访中发现,今年草纸、纸钱等传统祭品仍然热销,但爆竹销量不如往年。
12月21日上午,实验小学附近的一家祭祀用品店里,店主正忙着制作纸质的灵屋,三个市民正在选购祭扫用品。“在家门口买点纸钱什么的,等会就去扫墓,明天人肯定特别多。”家住附近的市民赵胜告诉记者,今年他只购买了一点纸钱,之后还会去花店购买一些菊花,但是没有买爆竹。“现在空气污染严重,最近雾霾特别多,想着就不买爆竹了吧,买点鲜花和纸钱也是一样的,重在心意。”
店主告诉记者,今年传统祭扫用品,像纸钱、“元宝”、草纸等卖的最好,但爆竹销量不如往年,纸做的手机、平板电脑等新潮祭品也不好卖。“以前成卷的爆竹卖的多,现在好多人只买这种一小条的意思一下。新潮的祭品,一般40岁以上的人都不买,说就是烧了老人也不知道是啥玩意。”
鲜花祭祀成风潮 部分市民开始讲究环保
和传统祭品一样,鲜花也开始成为很多市民扫墓时的“必选项目”。
21日上午,记者在市区西门口看到,一家花店门前放了不少菊花,还有一些已经扎好的花束和花篮正在销售。店主张雨涵表示,每年的清明和冬至这两个节气,菊花的销售都会非常火爆。“清明和冬至选购黄色和白色菊花的市民特别多,菊花一天能卖上千朵。还有一些市民,会搭配一些其他的花一起购买。”
21日下午,陵阳公墓内,在前往墓地的步道上,记者见前来祭扫的市民大部分都捧着鲜花。在墓园,随处都可以看到靠在墓碑上的花束或是放在一边的花篮。
“从前年开始,每年的清明和冬至扫墓,我都会带一些菊花放在长辈的墓碑前。”捧着几束菊花上山的市民刘远航告诉记者,现在不少年轻人祭扫先人的时候,只带一些鲜花和水果,并不像上了年纪的人那样带很多纸钱、爆竹等传统祭品。“祭拜的时候把菊花的花瓣撕下来洒在长辈的坟前,寄托自己的哀思,既文明又环保,这可能是我们年轻人和中老年人的区别吧。”
冬至恰逢周末 祭扫集中形成高峰
由于今年冬至正好赶上周末,前来祭扫的市民相对较为集中。
21日下午,记者在公墓停车场遇到了特意从合肥赶回来扫墓的孙婷。孙婷大学毕业后留在合肥教书,虽然工作很忙,但是每年清明和冬至她都会选个周末回家祭扫先人。今年的冬至正好是周末,所以她在周六的一早就坐车赶回宣城,在家吃完午饭后就和父母一起来扫墓。
和周六相比,周日也就是冬至当天前去祭扫的市民更多。22日上午8时许,敬亭山东大门附近的宣水路上从市区驶向公墓方向的车辆明显增多,车流量达到了平时的数倍,一度造成交通拥堵。公墓附近的停车场也停满了车辆,一些工作人员忙着维持祭扫秩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冬至期间前往公墓的市民,除了大部分是去祭扫亲人,还有一些则是准备从寄存处取出亲人的骨灰前往陵园落葬。
新闻推荐
12月26日,圣诞节刚刚过去,宣城市敬亭北路中福在线销售大厅和宁国宁阳中路销售大厅就为彩民朋友们提前送上元旦大礼,两个小时内连出两个25万元全国累积大奖。宣城敬亭北路中福在线销售厅再出25万元全...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