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妈妈早早地喊我起床,可我赖在床上不肯起来,谁都知道,今天是星期六嘛!妈妈只好说:“好吧!那你就不用参观气象台了。”我听了,一骨碌爬了起来……
我们穿上统一的“采访服”,气象局的王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一些气象仪器和设备, “闪电定位仪”是测量闪电的位置、次数和长度,而“雨量桶”是测量降雨量的,还有许许多多先进的仪器……
在一个宽敞的大厅,我们在科普片上看到了关于太阳系的知识,也知道了天气预报是如何制作的,还知道了有关雷电的常识。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参观了每天在电视里看到播报天气预报的地方。正因为有那么多叔叔阿姨辛勤的工作,才让人们了解到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让我们可以提前做好准备。
不知不觉中,一个上午过去了,同学们都非常兴奋。这次活动不但让我们学到了许多科学知识,也了解了很多气象仪器。
清晨出门时,薄雾还没消散,天非常冷,但是挡不住我们兴奋而又开心的脚步。中午回家时,云消雾散,太阳公公露出了红彤彤的笑脸,仿佛也想一起分享我们的喜悦!
指导教师:凌元芳
小小主持人
市五小六(2)班 邵佳欣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宣城气象小姐汪敏姐姐的“庐山真面目”,她的气质那个美啊。
因为我很喜欢电视上的主持人,这其中当然包括漂亮的汪敏姐姐了。对了,最近我不是参加了一次小记者的社会实践活动吗?那就让我当一次主持人,给那些没有参加活动的小记者们,做一次特别的介绍吧。
大家好,我是来自市五小的宣城小记者邵佳欣,下面由我带领大家参观宣城市气象局:
--她成立于1983年,论年龄那绝对是我们的长辈。这里的许多仪器,想必你们平时很难见到,如冻土器、日照计等等,还有百叶箱里装着不同的仪器,其中有一个叫风向风速传感器。听到这个名字,你一定能猜出它的作用,我第一次见到它时也觉得特有趣,因为它有像风车一样的扇叶,顶尖上还有三个圆铁球,还有一根像是避雷针一样的银刺直入云霄……当然了,这里我可是加了一点点夸张的。
--这里是科普展厅,中间罩着玻璃的是沙盘,那里面展示的是全市的各个气象观测站和人工增雨作业点的分布。看这里,我还找到了我的老家呢。忘了说了,这个气象预报中心,承担了全市长、中、短期天气预报和天气预警等,那个96121天气预报自动答询电话、手机短信发送等,你们都可以试一下。
--好了,我的主持结束了,怎么样?还不错吧?
指导教师:徐艳
课外知识
市实验小学五(2)班 吴佳欣
“以上就是本次的天气预报,明天见。”每天听完天气预报,又不知道气温、风速等等是怎样预测的,带着一连串的问题,我们走进了气象局。
放眼望去,气象观测场是一片辽阔的草地,有许多的观测工具。“这个是低温传感器。”王老师指着被埋在土里的三根管子,“这是用来测地面下6厘米的草层温度,第一根是测量当天草层的最高温度,第二根是测当天草层的最低温度,第三根是测草层现在的温度。还有一些像蜘蛛网交叉的管子,跟以上的原理是相同的,只不过是测地下20厘米的温度。”再换一地,我们又涌向可以测量地下40厘米,80厘米,160厘米和320厘米的测量器;还有用塑胶做的测冰仪器,测量土内是否结冰。
只要通过雨量桶里的储水瓶便可以知道当天的雨水量是多少毫升。一个高高的测量器耸立在眼前,爱提问的小记者现场采访了:“这个用来测量什么的呢?”
“这是用来测量风速风向的,叫风向风速传感器。”看完气象观测台,我们又奔着下一个好奇的天气播报室而去,这里,能让我们亲自体验了一下当主持人的感觉。
走进气象局,我知道一些在课本里学不到的课外知识。
指导教师:韩霞
观云测天
市三小五(4)班 张雨阳
进入观云测天的气象观测场,我们了解的气象观测项目,就有草层温度、气温、湿度、风速、降水、蒸发、雪深、日照、地温和闪电定位等十八个之多。
气象观测场有很多仪器,比如,地温变送器,它是一个地温传感器;日照计,是用来测量光线长度的;地下冻土器,它是冬天使用,地下不同层次有没有结冰,几厘米到几厘米,信息就会传送到电脑上;雨量桶,是测量降雨量的;蒸发皿,是测量蒸发量的;闪电定位仪,测量闪电的定位;百叶箱,安装了不同的仪器,测量温度和湿度;风向发送传感器,距离地面10到12米风速;草层温度传感器,测量草层6厘米的温度……这么多的仪器,给气象观测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我还知道了,从2007年1月1日起,除了云状云量、天气现象、能见度、蒸发和电线结冰仍为人工观测外,宣城市的其他气象观测全部实现了自动化。
瞧,我的采访笔记做得挺详细吧?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既让我增长了知识,又让我体验了乐趣,真是收获多多啊!
指导教师:张芳
新闻推荐
本报讯(戴慧)近日,宣城中院执行局成功调处一起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执行复议案件。王某父亲与李某系邻居,本应和睦相处,可二人因相邻排水问题发生争执致李某死亡,王某父亲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