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芜湖方特非遗文化游乐园齐名,同宣城中国宣纸文化产业园媲美,来安县中国文具产业示范区从小到大,文化产业积少成多,示范区以其错位和创新发展的竞争优势、先行和集群发展的示范效应,名列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特色产业园区和安徽省重点扶持十大文化产业园区,成为安徽文化产业一道靓丽风景。
如椽巨笔勾勒蓝图
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深入推进,文化企业发展空间扩大。文化产业几乎空白的来安县借势而起,创新与中国文体协会、中国制笔协会、贝发集团四方共建模式,成功搭建示范区发展平台,抢占文化产业新高地。
自2011年4月中国轻工协会正式批准筹建示范区,该县一个文具产业区域经济新航母的美好蓝图逐渐清晰。示范区总规划用地3000亩,总投资约53亿元,打造中国文具供应链运营服务平台,建立制造中心、交易中心、创意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分销物流中心,实现建设一个平台、创建十个品牌、引进百家企业、开发千种产品、带动万人创业的目标,形成代表中国文具先进制造业水平、产业集群配套、低碳绿色的产业示范区。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贝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示范区的青睐和合作,坚定了当地政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信心。该县成立四方共建管委会,强力推进示范区建设和发展,争取10年内示范区引进集制造、交易、创意设计、物流、工程技术多项功能的文具礼品相关企业50至100家,实现年产值300亿元、税收10亿元。
错位承接破题升级
为在动漫、影视、娱乐等文化新兴业态中脱颖而出,来安县实施错位发展战略,大力引进、扶持和发展文具、文教、文体“三文”产业。先后有总投资5.3亿元贝发制笔城、总投资5.6亿元的成路纸品制造等一批投资规模大、牵动力强的26家企业集中入驻。
示范区从优化投资环境着手,相继出台《关于推动文具产业示范区孵化器发展的意见》等10多个产业引导扶持政策,按企业投资规模和强度实施政府税收奖励,对高科技和高新技术项目采取“一企一议”方法给予特殊优惠。全面建设办公、商贸、金融、仓储、物流、休闲等功能小区,组建中国文具工程技术中心、商品交易中心、创意设计中心等9大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企业集约化、专业化生产。
开辟“文化企业服务绿色通道”,对企业进行“保姆式服务”和全程帮办帮扶,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安徽成路文化纸品有限公司在租用厂房生产期间,接到一笔涉外业务,由于该企业未能办理涉外印刷经营许可证而不能签订销售合同,在示范区积极协调下,企业提前了45天办理相关手续,成功拿到订单。
(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其中,开工率超过100%的有5省,分别是河北、辽宁、福建、山东、陕西据《人民日报》消息记者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获悉,今年...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