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区商之都,有一个女子,她总是坐在角落里,手里拿着针线,缝缝补补着。当你高档的羽绒服、羊绒衫、牛仔裤破了的时候,你就会想起她,她就是江红,在这里已经呆了11个春夏与秋冬。
“请问我的羽绒服弄破了,你看能不能补?”江红并没有回答只是接过羽绒服,看了看破的地方,然后又将衣服撑开,瞧了瞧整体样式。之后才跟顾客讲她将会怎么做,告诉顾客衣服要这么改,可能会变成什么样,顾客听后,总是很满意地点点头。
11年前,因考虑到孩子小,在江苏当纺织女工的江红和丈夫决定回宣城,凭着针线活计,夫妻两人决定在商之都大门口旁摆个补衣摊,因为那儿市口好,人多,来补衣的人也会多点。就这样,这个补衣摊一直干了11年。
刚开始,补衣摊是在商之都大门口的边上,每逢刮风下雨,江红的丈夫就撑把大雨伞,夫妻俩很是辛苦。现在好了,补衣摊挪到商之都一处通道旁,有了遮风挡雨的地方,夫妻俩很开心。从早到晚,江红就坚守在补衣摊前,手头总是离不开针线和衣服。在补衣摊旁,有一辆蓝色的小三轮,江红表示,这车是去年夏天刚买的,现在每天早上,丈夫骑着这辆三轮车带着她和两大包东西过来,晚上接她回家。丈夫要照顾两个女儿,负责烧饭送饭,空闲时间,他也会到补衣摊来帮忙。
11年来,江红补衣技术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我的衣服一破,就想到拿这里来补。”一位顾客说,“上次来补的羊绒衫,一点都看不出来。”“是啊是啊,技术很好,我的羽绒服破了,没办法缝起来,她就绣了朵小花在上面,挺好看的。”另一名客人也说了起来。技术好,生意就红火,江红表示,少的时候,一天也有五六个顾客,多的时候她自己也记不清要碰到多少人,要缝多少衣服。
江红很守信用,跟顾客约好取货的时间,她没有一天失约过。“有的衣服,好几年都没有人来拿。”她说。她的两个大包还放着前年的衣物,还有更早的放在家中,不敢扔掉,怕哪天有人来取。
忙了一天的江红,会手疼脖子疼,但是即使这样她也觉得很满足!
新闻推荐
春的脚步,一点一点地走进了山水环绕的静谧江南小城——宣城。东方的那片天出现了一抹霞光,开始渐渐变白。太阳,在云层中也一点点的冒出头来。太阳仿佛有些害羞,过了好久才看见冒出来的一半。忽然,太阳...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