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清明节的临近,宣城市各陵园、墓地将迎来了清明祭扫高峰。据了解,在今年的清明祭扫中,众多市民纷纷以一捧鲜花、一杯薄酒以及诵读追思词取代了以往的祭祀方式,使祭扫活动增添了许多文明的气息。
相比烧祭品纸钱祭扫而言,鲜花祭扫显得文明、环保、低碳一些。毕竟,烧祭品纸钱祭扫,与时下倡导的“低碳、生态、环保”的生活方式不符,还容易产生垃圾、废气而污染环境,并容易引发火灾。
时代在变化,社会生活也在变化,扫墓观念、祭扫方式也应该与时俱进。即由原来陈旧的祭扫方式向现代的文明祭扫、低碳祭扫方式转变。这样既可以表达对先人的思念,寄托自己的哀思,又能摒弃祭扫陋习,倡导绿色文明的祭扫新风。
其实,祭奠先人,是用烧纸钱还是用献鲜花,检验着一个人的文明程度。献上一束鲜花,美丽庄重,用献鲜花、三鞠躬代替烧纸钱,放鞭炮,让人远离污染,远离噪音,避免火灾,这样的祭扫才会开出文明之花。因而,倡导鲜花祭扫,能扫出一片文明新风。
清明扫墓祭祖,是一种传统民族文化,追求的是一种精神思念,应该更多地强化追求精神意义上的追思,不能一味地停留在物质层面的表达上。而比较正确的表达方式,就是要移风易俗,摒弃陋习,倡导科学、文明、低碳的祭扫方式,树时代文明新风尚。而倡导鲜花祭扫,正是这种正确的表达方式,值得推广。
当然,祭奠新风尚也不能局限于鲜花祭扫,还有“网上祭扫”、“水上祭扫”、“植树祭扫”、“音乐祭扫”等,都值得尝试与推广。总之,只要有利于崇尚文明、反对迷信、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祭扫方式,都应该倡导与推广。
新闻推荐
周明助(读者):值《宣城日报·皖南晨刊》30周年庆典之际,为晨刊献上我真挚的祝福!《皖南晨刊》一直是我最喜欢阅读的报纸,也是我最积极写稿投稿的报纸...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