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溪河二期部分节点效果图。
宛溪河二期改造完成后,将带来怎样如诗如画的景色?随着宛溪河二期改造征迁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人们对这项改造工程更加期盼。记者近日从市规划局拿到二期改造景观工程的详细规划,为大家详解宛溪河通过二期改造将如何大美呈现。
多种绿化塑造四季美景
不少人感叹,经过一期改造的宛溪河,如今就像城市里一条美丽的绿绸带,终年绿意盎然,美不胜收。二期改造,就是要将这条绿绸带延伸得更长。
塑造绿绸带,植树种草是必然。根据绿化种植规划,二期绿化种类异常繁多,并且主要采用乡土野生植物品种:
凤凰桥至鳌峰桥段及周边区域,作为门户景观,将选择姿态优美的优质树种,首选榉树、银杏、桂花、紫薇和红叶石楠等。
凤凰桥至济川桥以北300米段及周边区域,将以挺拔高大的乔木,作为开元塔与宛溪河视线通廊的骨干树种,营造良好的天际线和恢弘的气势。核心树种:垂柳、银杏、香樟、红枫、梅花、伞房决明、迎春等。
济川桥以北300米至皖赣铁路段及周边区域,将会结合佛教文化选择有寓意的植物品种。市民在这里,将可观赏墨西哥落羽杉、水松、千屈菜、荷花及一些竹类等。
不仅如此,二期绿化完成后,这里四季都将有美景——春天可看樱花、海棠盛开,夏季能躲在中山杉的浓荫下乘凉,秋天可观绚丽多色的植物,冬天仍有常绿植物挺立。
三大板块打造滨河新空间
二期工程中将建的沿河景观也比较多。从规划结构来看,主要分为城市风貌区、人文休闲区、宗教文化区等三大板块。
其中,鳌峰桥至凤凰桥中间的区域主要规划为城市风貌区:该段将以“山水鳌城”作为规划主题,设置城市广场如台地广场、鳌峰广场、山水花园、凤凰南广场等景点,充分体现滨河空间的公共性。
自凤凰桥至济川桥则规划为人文休闲区:该区将以“济川古韵”作为规划主题,修复老济川桥,挖掘周边历史人文资源,塑造成景观,并与宛溪河衔接。
济川桥向北为宗教文化区:该区以“九华雅境”作为规划主题,将原有岸线改造形成湿地,设置较多的自然空间界面,将建佛文化墙、碧水森林、九华广场等景点。
此外,在整治中,将通过把沿岸道路、桥梁、游园、广场、水景的有机结合,形成丰富的城市景观序列,从而创造出具有生动水景、精彩绿化、优美建筑空间、鲜明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轴。
防洪墙将从“污点”变“亮点”
值得一提的是,二期景观规划中,还对防洪墙做了专项规划。
根据规划,防洪墙处理方式将有三种。
第一种是将防洪墙设计成历史、人文景观。这主要是通过在墙体上展现皖南、徽州的传统文化,以及宣城旧时的生活场景、历史名人来实现。将来,济川桥段的防洪墙就将会是这样的水墨画卷。
第二种,是将防洪墙与亭廊结合起来设计,防洪墙本身不做过多设计。宛陵路以北段就会采取这样的方式。
此外,部分河段的防洪墙,还将被设计成观景平台。
通过这一规划,原本对塑造宛溪河的景观美感、视线通透有很大影响的防洪墙,将成为宛溪河景观的新亮点。
新闻推荐
供电容量增幅达58.3%,今夏用电不用愁城区首座中心变给市民带来什么?
去年下半年,位于市中心的城区110千伏变电所竣工并投产。夏季,新一轮用电高峰期即将来临,这所变电站究竟能给市民用电带来什么变化,能不能接受今夏用电高峰的考验?6月3日,记者来到市供电公司,一探究...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