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位于市中心的城区110千伏变电所竣工并投产。夏季,新一轮用电高峰期即将来临,这所变电站究竟能给市民用电带来什么变化,能不能接受今夏用电高峰的考验?6月3日,记者来到市供电公司,一探究竟。
◇本报记者 汪鸣 文/图
历时10年城区唯一中心变得以运行
市区中山路与状元路的交叉处,宣城市中心城区唯一一座110千伏变电站——宣城中心110千伏变电站在那里悄无声息的运行着。该站自去年下半年建成后,将市中心城区的供电容量由原来的216兆伏安,增至342兆伏安,增幅达58.3%,大大提高中心城区的供电质量,从根本上解决了制约城区发展的电力瓶颈。
每天从中心城区变电站路过的市民周蓓女士,不时望望静悄悄的变电站,惊叹的表示,运行这么久了,以为这是一个没有建设好的变电站,实在太安静了!“去年年底吧,大冬天的,家里就早早用上了空调,在前年那是不可能的。”周蓓女士说,从去年开始家里没有经历过停电,用电情况也缓解了不少。
“那时候,北门与东门的居民,在夏季经常停电,老百姓在家都不敢用太多的电器,空调偶尔也成为‘摆设\’。”宣城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杨媛媛介绍说。
为缓解城区居民用电问题,宣城中心110千伏变电站,从2004年动议,到2005年安徽省电力公司批准立项,到2011年获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再到2013年竣工投产,历时10年才得以运行。
首座中心变电站究竟什么样?
很多市民路过中心110千伏变电站时,总会想到,这是座什么样的变电站?
工作人员介绍说,在变电站外看,与一般的厂房没什么区别,唯一证明它身份的,是门口醒目的绿色“国家电网”标识。
据工作人员介绍,普通变电站的变压器室外,是有一定的噪音的,但是城中变电所却丝毫听不到“嗡嗡”的声音。走进主变压器室,两台63
伏安的大型变压器矗立在篮球场大小的室内,这个总重达300吨的“庞然大物”是变电站的核心。
谈及中心变与其他一般变电站的不同之处,运检人员李翔告诉记者,中心变采用的都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一是采用双全封闭,即不仅变电站户内全封闭,而且变电设备封闭,110千伏配电装置采用屋内共箱式GIS组合电器。也就是说除了变压器以外的所有设备,都被组合成一个整体,外部由金属密封,就像给高压设备罩上了一个防护罩,可以控制高压设备产生的电磁场强度,无废水、废气、余热、噪音的排放。而且在室内看不到一根裸露在室外的电缆。李翔指了指地下说,现在中心城区所有新建变电站全部装到室内,电缆自然入地。
其次,中心变充分考虑到市区居民的需求,投资80余万元用于降噪消声。如安装低噪声变压器、主变压器室采用防火隔声门进行封闭,四面墙体内侧均加装一层防火吸声材料作消音处理、通风百叶窗外侧加装消声器,将变电站的噪音要求达到非常静的二类噪音要求。“为了检验静音效果,我们还派员工夜间在主变室外听声音,看看在外部能否听到里面变压器运行发出的嗡鸣声。”李翔笑着说。
城区电网实现“手拉手”
据了解,目前宣城市城区有北郊、玉山、宣城、宝城4个110千伏变电站供电,供电容量216兆伏安。随着主城区的扩张、大型商场和楼盘的增多增高、居民和商业用电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夏季空调负荷增幅明显,带来城区用电负荷保持年15%以上的平均增速,今年城区目前最高用电负荷已经达到186.26兆瓦(折算到容量为190兆伏安)。
110千伏中心变电站建成投运后,宣城市中心城区的供电容量由原来的216兆伏安,增至342兆伏安,增幅达58.3%,大大提高了中心城区的供电质量,为增强城区商住项目供电能力,改善宣城市中心城区供电紧张的局面提供保障;26回10千伏出线,使城区电网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大部分区域实现“手拉手”,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新闻推荐
嘘!高考禁噪,请小声点市民发现噪音污染可电话举报污染者将处以高限5万元罚款
本报讯(记者 张玉荣)宣中、二中、十二中、文鼎中学——如果你的工地在这四所学校附近,这两天就别施工了;如果你开车路过这些学校,也请尽量不要大声鸣笛;如果你住在这些学校附近,千万别放鞭炮或制造...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