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家庭农场要贷款,农金行社来帮忙。日前,记者从省联社获悉,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已有700户家庭农场获得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支持。下一步,“安徽农金”将继续探索推广 “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供应链金融服务方式,推动家庭农场转型升级发展。
今年以来,宣城皖南农商行积极探索“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信贷服务方式,为当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该行通过信贷支持宣城木子禽业专业合作社,带动了76户家庭农场和农户的发展。
宣城木子禽业专业合作社目前已有社员940名,去年出栏优质肉鸡2000万羽,销售额近4.6亿元,向社员返还盈余达1900万元,带动1200多户农民发家致富。在合作社的带动下,不少农户养殖规模渐渐扩大,逐步发展成为家庭农场,流动资金需求越来越急迫。
然而,无论是对农户还是家庭农场而言,都缺乏抵押担保,融资面临极大困境。今年4月份宣城皖南农商行通过充分调研后,为上述合作社提供了“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产业链融资模式,由合作社提供担保,76户有信贷需求的社员组成“联保团”,发放农户联保贷款600万元,一举解决了家庭农场和农户社员养鸡过程中的资金需求难题。
“与 ‘单对单\’的信贷模式相比,这种‘一对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不仅能帮助家庭农场更好成长,对银行来说风险更容易控制,成本也更低。 ”该行一位负责人说。
“支持家庭农场是我们服务‘三农\’的重点,除了做好‘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供应链金融产品的推广外,我们还将进一步运用现有多种金融工具,为辖区内家庭农场客户提供银行账户、结算、汇兑、转账等多元化金融服务,推广安徽农金特有 ‘金农易贷·福农卡\’等特色服务,为家庭农场客户提供更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省联社信贷业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已有70家法人行社开展了家庭农场贷款业务,已对774户家庭农场进行授信,授信总额27502万元;向700户家庭农场发放了贷款,贷款余额为24671万元;家庭农场贷款累计投放户数为779户,累计投放金额为30363万元。
本报记者曹荣
通讯员王善正实习生张文
新闻推荐
宣州区五星乡刘福村是压土芹芽种植专业示范村,芹芽种植面积达5200亩。据该乡农业综合服务站周梅荣站长介绍,现在压土芹芽平均亩产超过6500斤,售价在2.5元/斤以上,每亩纯收入1万元左右,芹芽主要销往江...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