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参加《你也来当编辑记者》的活动,终于走进了神往已久的“编辑部”。在编辑老师的要求和指导下,我开始在采编平台上审稿啦。千万别小看修改文稿,那可不是简单的事,每一句话、每一个词、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要字斟句酌。哎呀,一篇文章就让我绞尽脑汁了,要是一整版文章我都不敢想象。看来想做编辑不光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还要有一丝不苟的态度。
审核成功的作文,才可以在“照排室”的电脑上排版。排版可讲究了,不光要放在合适位置,还要注意整体版面的美观。一张报纸,原来有这么繁琐而细致的幕后工作。
初识报纸
市三小四(6)班 戴子梁
通过编辑老师的介绍,我们对宣城日报社有了初步的了解。一位漂亮的张记者,用诙谐有趣的例子给我们讲述了什么是新闻、如何采访与写稿,听得我们满脸飞霞,圆圆亮亮的眼睛像一盏盏小灯笼。
来到编辑部体验改稿,过一回编辑瘾,真是有趣极了。而在照排室的体验更是妙不可言,中国宣城网的编辑还让我们体验了宣城小记者网和小记者论坛的管理职能。
“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一份散发着油墨清香,隐含如此强大信息功能的报纸,就是这样一步步出炉的。
审稿体验
市六小三(1)班 许乐
体验改稿编稿的过程,这可是我最期待的啊!
坐在电脑前,看着一篇题为《夏雨》的“问题”文章,我一个字一个字地“扫描”,不敢轻易放过任何一个“疑犯”。在我的眼里,那些不通顺的语句、错别字、使用错误的标点符号等等,都是“犯人”,而我就是警察,四处“巡逻”,就在这时,一个“疑犯”出现了,我立刻把它修改过来。在编辑老师的指导下,我又接二连三地找到了其它错误,一篇“问题”文章总算治好了。心里不由得涌起一股自豪感,感觉自己真的就是一位编辑了。
这张看似“不起眼”的报纸,背后需要付出多少辛勤的汗水呀,我们一定要珍惜每一份报纸。
新闻推荐
“禁止自带酒水、消费餐具工本费一元、包间最低消费XX元、最终解释权归商家所有”——这样的理由将无法成为商家的托辞。最近,宣城市继整治餐饮业“霸王条款”后,又对银行...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