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则关于退烧药尼美舒利致儿童死亡的信息,在微信朋友圈里传开,一些妈妈不淡定了,这是真的吗?
记者调查发现,虽然消息来源不能确定,但是消息的部分内容,却得到了医院方面的肯定,尼美舒利确实被禁止用于12岁以下儿童。
传言:退烧药尼美舒利
致儿童死亡
这则被广泛传播的微信内容为:“市中医院王晓燕主任真心的呼吁:有小宝贝的朋友,小孩发热不要用尼美舒利颗粒退热治疗,商品名瑞芝清,工作以来已经遇见5例这样的病人,发生瑞氏综合征,4个抢救无效死亡!昨夜又一个小天使离开,希望告诉有宝宝的朋友们,此药已禁止12岁以下的儿童使用。”
看到很多朋友转载,记者非常震惊。8月1日下午,记者联系市中医院,一名张姓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该院并没有名叫王晓燕的主任,只有一位医生叫杨晓燕,但她并没有发过这则信息。另外,他们医院从未进过尼美舒利颗粒,也并没有发生小儿用退烧药死亡案例。
记者上网查询发现,外地也有这则消息的其他版本。早在7月28日晚,声称转自ICU医生的帖子被《羊城晚报》辟谣:网上有传言称,广州儿童医院有儿童吃了尼美舒利颗粒而死亡,羊城晚报记者向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求证,得到的答复是“查无此事”。
求证:12岁以下儿童
禁用尼美舒利
既然消息源说不清,那么消息内容是否准确?市中医院的这名张姓负责人表示,几年前,确实有消息称这种药出了不少事。“禁没禁用我记不清了,但现在宣城各大医院应该是没有这个药了。”
市人民医院药学部的一名医师在问清药名后,没有查询就肯定地告诉记者:我们医院没有这个药。因为几年前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公告称,儿童若长期将该药品作为退烧药,对肝功能会有影响。所以,后来我们就没进过这个药了。
记者查询得知,尼美舒利1997年在我国上市,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但在2011年5月20日,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综合“尼美舒利”口服制剂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国内外研究和监管情况以及专家意见,决定调整尼美舒利临床使用,禁止其用于12岁以下儿童。另外,也有提醒:尼美舒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建议:儿童退烧
首推物理降温法
采访过程中,一些医生表示,是药三分毒,不管再安全的药品,不合理使用,都可能产生严重后果。小孩子发烧,医生首先推荐的还是物理降温法。
夏天孩子发烧,家长可以通过电扇、空调将室温控制在26℃左右,空气的对流可以帮助孩子降温,但注意风口不要对着孩子直吹。
还可以通过洗澡来给孩子降温。妈妈们可用毛巾轻轻擦拭孩子的腋下、大腿根部等地,直到皮肤微微发红。或者,用毛巾包两块小冰块,敷在孩子的额头上,也可帮助降温。
如果这些方法都不能让孩子退烧,家长就需要考虑使用退烧药了。但使用前,还是建议请儿科医生诊断并指导用药,这样更安全。
新闻推荐
8月2日,农历七夕节,是我国传统的情人节。由新港国际城举办的“宣城市首届万人帐篷节浪漫七夕”在新港国际城“大草坪”上浪漫开启。图为一家三口在搭好的帐篷外休息。本报记者 汪鸣 ...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