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读书有益于开阔眼界、修身养性,可如今的娱乐方式愈发丰富多彩,有多少人还能静下心来品读一本好书?又有多少人还始终保持读书的习惯?
有人静不下心来看书,有人有计划地读书
“每天忙活着送孩子、接孩子,哪有时间看书?”许女士是位80后全职太太,她每天都在围着孩子转,抽空也就休息会儿。
像许女士一样,很多人被繁重、忙碌的生活所累,捧书阅读的时间“大大缩水”。不少曾经有阅读习惯的市民表示,现在已经很难静下心来看完一本书了。在市区某单位做行政工作的刘小姐是位85后,她告诉记者,自己刚毕业时每天晚上都要看一会儿书才能睡着,现在睡前的时间,已经被手机取代了。“刷刷微博,看看朋友圈,时间差不多,就睡着了,根本静不下心来看完一本书。”
在不少人觉得没时间看书的时候,市人社局副局长田家凯则觉得看书的时间多了起来。“现在应酬少了,在家的时间多了,孩子去外地读书,晚上回到家,大把空闲时间。”就是利用空闲时间,他今年以来已经阅读了40多本书。在他长长的阅读清单上,记者看到,从《之江新语》到《我所理解的世界》,从《苦难的辉煌》到《平凡的世界》,什么类型的都有。
移动设备PK纸质书,各有所好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手机、电子书等媒体进行“移动阅读”。
在宣城市一家媒体工作的邢小姐告诉记者,她更习惯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阅读。她觉得,与其买价格不菲的纸质图书,不如在网上看书,方便省钱。“想看什么就看什么,还可以下载到手机上看。”邢小姐表示,这样不仅方便随时阅读,能读到的书也更多,还可以节省一大笔开支。
而喜欢看散文、诗歌的鲁小姐则告诉记者,她喜欢拿一本纸质书在手里,读到精彩的地方做个记号,碰到喜欢的词句添上自己的点评,看电子书就无法体会这种感觉。“看电子书总有一种浮光掠影的感觉。”鲁小姐说,一些值得细细品读的好书,需要沉下心来琢磨,所以实体书是比较好的选择。
“网络阅读多数是碎片式的,深度阅读还是要选择纸质书。”田家凯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张玉荣)11月24日在市区鳌峰桥下溺亡的男子(详细报道可见25日《皖南晨刊》5版),不是因为意外,而是自杀。这是记者从警方了解到的最新消息。11月24日11时许,本刊记者接到爆料称有人在鳌...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