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往年经验,宣城现已进入吃西瓜的季节。然而与雨水一样反常的是,今年本地西瓜实在不尽如人意,无论价格、形状、色泽,还是口感。那么它的销售情况如何?记者走访了市区部分西瓜摊点。
地域现象,本地西瓜销售不如往年
“嘣”“嘣”……一声声闷响,很多西瓜自己裂开了,仅仅被敲了一两下而已。记者与现场的买主们都有些失望,透过薄薄的瓜皮,露出的多是一些暗红色的瓜瓤。然而,卖主们却毫无顾忌地叫卖着:“顾客自己挑的1块5毛钱1斤,但不包熟包甜;我帮着挑的包熟包甜,但要卖2块钱1斤。”
“价格确实比去年贵,但你现在不买,再过一段时间可能会更贵。”市区宣港路口售瓜点的几位瓜农告诉记者,以往这个季节,正是板桥西瓜最清甜、最热销的时候,然而今年入夏以来天就没晴过,很多西瓜在采摘前喝了太多的水,采摘时又偶尔暴晒一下,色香味当然不如往年,自行裂开也很正常。
“很多晚熟的西瓜,还没来得及长大,就被泡死在水田里,所以再过一段时间,本地西瓜可能干脆没得卖了,而随后从外地引进来的西瓜,如果算上运费的话,很有可能还会再涨价。”据市区西林菜场售卖点瓜农介绍,目前只有大棚里种的西瓜没有受到连日阴雨的影响,该类西瓜以“8428”为主,其他类型的山地瓜以及水田里的瓜,均会减少供应量。
天不给力,厄尔尼诺紊乱农业生产
“看天吃饭,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太多的雨水对西瓜影响很大。”记者从市农委了解到,西瓜属一年生蔓性作物,一个生育周期的全过程,一般为100至120天,其间的主要制约因素为温度、光照、水分,以及适当的昼夜温差,尤其在生长发育期,耐热而不耐低温,适当的光照与雨水必不可少。
记者从市气象台了解到,在厄尔尼诺气候的影响下,今年4月至6月,全市降水量处于历年来较高水平,近日来的几次特大暴雨,几乎接近全国最高降水记录。从猴年春节到现在,阴雨绵绵的日子几乎就没有中断过。
“如此算来,本年度的西瓜生长发育周期,完全处于温度、光照、水分皆不适宜的环境中。”据市农委菜篮子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年初的低温霜冻,以及西瓜结果期间的连绵阴雨,致使两三个瓜头才能结出一个西瓜;入夏后的成熟阶段,不足的光照与昼夜温差,让一些露天生长的西瓜发育不良;而正值采摘时节的连续特大降雨,又让部分西瓜直接烂在田里,“如此一来,本地西瓜的质量品级大打折扣。而骤减的供应量,又无形中抬高了价格。”
市场规律,萎缩的供应端不抵天灾
“价格高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外地瓜过多地流入宣城。”据宣城市文苑大酒店采购人员介绍,他们宁可倒贴一些运费,也愿意从上海、南京等地市场引进瓜果蔬菜,“因为这些地区的瓜果蔬菜,规模大、种类多、品质高。但普通商贩会把其中运费,转嫁给日常消费端。”
“根本原因其实在于,近些年的西瓜市场供求关系,降低了宣城市瓜农种瓜的积极性,供小于求致使价格自然上抬。”据市农委菜篮子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宣州区西瓜种植面积,已从原来的10万亩,萎缩成如今的7万亩,而后又偶遇厄尔尼诺天气,最终导致本地西瓜不理想的整体局面。
此外,前些天的特大暴雨,让全市的西瓜种植区域,完全处于内涝中,严重影响到后期上市的西瓜品质与数量。目前,全市农业部门正处于紧急应急状态之中,主要从技术支持、社会保险、农业政策等多方面进行缓解。同时,呼吁社会各界予以理解和支持。
新闻推荐
对母校,对同学,对既望,那早已搁浅的青涩情怀,又在这夏雨敲窗的时刻,开始苏醒萌动起来。——题记一晃,端午节已经又过了。就...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