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玉荣
为了降低灾害损失,妥善安排群众生活,尽快恢复正常秩序,宣城市正千方百计开展恢复重建工作。
受灾农田正抓紧补改种
浩浩洪水之下,大批良田被淹受灾,是无数农民心头最痛的事。数据显示,截至7月11日8时,宣城市农作物受灾面积192.27万亩、成灾132.47万亩。
如何尽快让农田恢复生产?除了积极争取灾后支持外,市农委根据受灾耕地的不同情况,已下发技术指导方案和措施。同时,宣城市农资经营企业储备各类水稻种子10万公斤左右,预订水稻种子40万公斤,做好受灾农田改种秋玉米、绿豆及秋冬蔬菜种子的供应准备。接下来,宣城市还计划开展“科技护农行动”和科技下乡活动,保证做好秋种工作。
养殖业灾后健康补栏工作也已开始。洪水过后,为了切断传染源,消灭病原体,预防和控制疫病流行,宣城市及时下拨2吨消毒液,并将在本周继续下拨4吨,以保证养殖户对畜禽舍、环境、水源、用具等的严格消毒。并且,宣城市还积极协调灾区与非灾区供需对接,以保证苗种的供应。
争取让困难企业优先享优惠
市经信委正牵头相关部门,积极协调企业开展灾后生产自救工作。
除了积极争取省级有关部门在救灾资金、企业设备改造、厂房维修、受灾企业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支持,宣城市正积极帮助受灾厂区做好排涝、电力修复、设备维修、毁损厂房修复、生产物资采购、安全检查等工作。
不仅如此,宣城市还在做受灾企业的困难认定工作,争取让困难企业享受优惠政策。同时,有关部门还正在组织重建企业与金融部门对接,并做好应急转贷工作,以缓解企业灾后重建的资金压力。
受损房屋和设施将得到重建
令人牵挂的还有,截至7月11日8时,宣城市已有倒塌房屋1865间,不少人在洪水中失去家园。
尽快恢复重建受损的房屋和各类基础设施,也是宣城市恢复灾后生产生活的重点工作。目前,市民政、财政、水务等多部门正抓紧指导受灾地区编制并实施相应的灾后恢复重建方案。市发改委将牵头协调,做好方案评估、项目审批、对上争取等工作。
此外,宣城市还依托农房保险,积极协调保险公司,第一时间前往灾区查勘定损,开通理赔绿色通道,及时理赔到位。
未参加农房保险的郎溪受灾房屋,将执行危房改造补助标准:五保户、农村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重建房屋户,可获2万元补助,修缮加固户均0.6万元;其他困难户重建房屋户均1万元,修缮加固户均0.4万元。
城区损毁道路、路灯等基础设施,也将得到全面维修。
新闻推荐
昨日上午,在市六小安置点的医疗救治点里,医生正在帮一位孩子检查口腔。除此之外,医疗点的医护人员还承担了每天的医疗巡查、帮安置群众量血压、血糖等医疗...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