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余健 文/图
前天夜里,暴雨袭来,洪水位接近宣州区双桥联圩下段堤防堤顶高程,市防汛办下发紧急通知,圩内2万多名村民紧急避险,计划安置到城区各中小学。昨天早上8点多钟,随着第一批村民的到达,转移安置工作正式开启。
第一批村民已安全转移
但保暖用品有点缺
昨天清晨5点钟,家离双桥联圩仅20米的杨开花,开始不停挪动家里值钱的物品。还没来得及找到在圩埂抢险的丈夫,她就搂着两个孩子,坐上了紧急撤离车辆。当天早上8点多钟,她和第一批转移村民,顺利来到了安置点……
按照计划,这次紧急避险群众达2万人左右,其中,沈村镇8000人左右,双桥街道12000人左右。市一小、二小、三小、四小、市十二中、市信息工程学校等14所学校,作为村民安置点。根据目前的安置方案,市十二中作为第一个安置点,计划接收3000多位村民,达到承载上限时,再由其他学校接收。
记者了解到,宣城市安排了30辆公交车、20辆旅游大巴、100台农班车,负责转移村民。每隔20分钟,就有一批村民到达市十二中。每间教室接收20位村民,并由一位工作人员负责联络登记。
“后勤保障、医疗、安全引导等,都已经落实到位。60个教室、4栋宿舍楼都已经打扫干净,随时都能入住。”市十二中安置点相关负责人潘红旗告诉记者,食堂早已提前备好了大米、蔬菜等食材,保证饮食供应。之前急需的床单、棉被、毛毯等物资,在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已经暂时充裕。不过,潘红旗表示,虽然市十二中内已经保障到位,但是宣州区内还有不少村民急需保暖用品。“呼吁有爱心的企业和个人,能为圩内的村民再捐献一些保暖用品,以备不时之需。”潘红旗说,市十二中内依然设置了捐献点,统一收集后将由民政部门发给日后需要的村民。
在十二中安置点,医务人员为转移来的村民检查身体。
城区其他学校已“就绪”
村民随时可入住
也许是一夜的担惊受怕,转移来的老年人中,有不少人出现了血压升高、感冒、肠胃不适等反应,截至发稿时,鳌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正在照顾他们。
记者了解到,除了市十二中接收了部分村民外,城区其他学校也提前做好了准备。在市第六小学,每间教室都已经收拾妥当,并且配备了专人负责。“24小时不离岗,随时都能接收村民的到来。”市信息工程学校作为本次安置最大的一个点,计划承载3500人。目前,学校4栋公寓楼300多间宿舍已经收拾妥当,并且计划重新开启学校的锅炉房,保证村民到来后,能够两天洗一次澡。校长胡旭明告诉记者,已经有100多位工作人员到位,安全卫生、饮食服务、住宿服务等工作小组,也已准备就绪。
据悉,此次安置的14所学校里,有8所学校内建有食堂,可以保证早中晚餐的供应,其余6所学校将由宣州区民政局负责热水、饮食的供应。
新闻推荐
“停在哪儿呢?”随着城市汽车的普及,每天晚上下班的市民开车回家都要面临找车位的大难题。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16年1月,宣城市的民用汽车保有量高达23.6万辆,其中私人...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