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小英雄”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今年活动的主题是“血液连接你我”,这是一个为生命喝彩的节日,也是一个歌颂奉献的节日。涓涓热血,拨动生命之弦;殷殷爱心,演绎人间大爱。
近日,宣州区、宁国市、广德县、泾县、郎溪县、绩溪县、旌德县的马路街头上,涌现了许多爱心人士积极参与到无偿献血,使宣城市无偿献血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营造了“无偿献血、功德无量”的良好社会氛围。记者走上献血车,走近这些无偿献血志愿者,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
平民英雄层出不穷
6月13日,在广德县夫子庙公园,一幅温馨的画面在晨曦中呈现:献血车里挤满了前来献血的群众,他们排着队填表、等待抽血。
早上9点,一位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走上献血房车,他带着疑虑问护士:“献血带身份证就可以吧?”这位中年男子姓刘,今年56岁,这是他第一次献血,他说:“我朋友最近生病住院,我在和他聊天的过程中才了解到医院存在血库供血不足的情况,我就前来献血了,不管能帮多少,就是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在广德县环保局上班的胡女士,今天开着车带着办公室几个同事前来献血,这已经是她第九年献血了,她说:“我觉得献一点血对自己来说没什么,可是对于需要用血的病人来说确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一直坚持献血”。
6月14日,在市区府山广场,有一位特殊的献血者,他叫汤毅,是今年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这一天也是他18周岁的生日,他将献血作为自己的“成人礼”。问起为什么要选择献血时,他腼腆地说:“因为我父亲每年都坚持献血,所以我觉得这样的形式很有意义,如果能够帮助到别人,我也觉得很高兴。”在场的医护人员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称赞他今天就是个“小英雄”。
献血车上的医护人员紧张地忙碌着,他们熟练地将针头插入献血者的手臂,鲜红的爱心就这样流入了采血袋。另外,无偿献血服务队的志愿者也积极投身于献血的组织工作,听从医务人员的指挥,帮助献血的爱心同学倒水,宣传献血的好处。
截至目前,建有市级中心血站1家、建设无偿献血固定献血点3个,添置流动采血车3台,流动采血点6个。
“健康工程”安全相伴
为了提高无偿献血知识的知晓率,让“无偿献血益国益民”观念深入人心,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一面旗帜的作用。宣城市中心血站多形式、多途径,加大无偿献血组织力度,坚持组织招募与自愿促进两手抓,在全市范围内积极倡导爱心奉献的社会风尚。
储血网络建设有序规范。各医疗用血机构通过加强医务人员输血技术技能培训,制定临床用血控制指标等措施,加强了采供血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推进了血液管理法制化、无偿献血志愿化、采供用血规范化、血液质量安全化、献血服务优质化。正在采集血液的护士钱锦说:“对于抽血整个流程,我们都要仔细、认真,工作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
无偿献血工作成效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服务的优劣。在构架无偿献血服务体系时,宣城市不断进行服务管理创新,重点在服务体系“三个层面”着力:街头献血、团体献血和应急献血。
源头治理体现精细化,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做到让献血者满意,让用血者放心,确保优质服务贯穿献血服务全过程,让每位献血者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为民服务体现人性化,积极推行“一站式”服务,在政策允许内尽量简化血液偿还报销程序,做到“即用即报”,为献血者血费报销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志愿服务体现示范性,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是由献血者优秀代表组成的,他们的行动影响着广大献血者的行为。在开展无偿献血活动中,志愿者们发挥着引领示范的作用,带动更多的献血者加入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伍。
分享生命 捐献热血
有人说,一个人献N次血,不如N个人献一次血。这句话告诉人们,无偿献血作为一项公益事业,一项凝聚着崇高的爱的事业,一项永不竣工的“生命工程”、“健康工程”和“民心工程”,需要得到无数人的支持和参与,才能汇聚成为“爱的海洋”。
宣传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无偿献血科普知识普及率的稳步上升,无偿献血队伍不断壮大。“从1999年5月8日那天开始,每年我都在坚持献血,同时我也是造血干细胞的捐赠者,我觉得献血对身体是有好处的,献血可以激发造血功能,清理血管垃圾,最重要的是我觉得这个社会上还需要除了金钱更需要帮助的地方,所以我坚持了这么多年!”市红十字会无偿献血服务队副会长方佳告诉记者,他已经坚持献血18年,只要身体好以后都会坚持定期献血,也会带动身边的人自愿加入无偿献血“大家庭”。
献血车上,问起在场的献血者为什么会一直坚持无偿献血时,他们的回答总是很简单:“因为别人需要。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爱心是无限的。”
新闻推荐
市残联为市区部分听力残疾老人送上了助听器,帮助他们走出无声的世界。本报记者 顾维林 摄顾秋凤正在为前来咨询的客户讲解相关业务。本报记者 余庆 摄5月15日是全国...
宁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国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