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宁国新闻 > 正文

步伐坚定 宣城新型制造扬帆启航——宣城市2017年度工业经济发展纪略

来源:江淮时报 2018-01-22 13:43   https://www.yybnet.net/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宏观环境复杂多变、下行压力持续增大的背景下,宣城全市上下以“工业突破年”、“工业转型升级年”等活动为抓手,稳增长调结构,扩增量提质量,强园区壮产业,优服务促转型,力求交出一份令人振奋的工业经济“宣城答卷”。

2017年,宣城市经信系统坚持“工业强市、制造强市”战略不动摇,认真贯彻落实“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打造“四个特色之城”,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宣城行动方案》,优存量、扩增量、调结构、促升级,工业经济呈现“稳走向好、量效齐升”的发展态势,在积极探索实践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优化工业结构、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协调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创收·工业经济发展态势优良

2017年,宣城市继续坚持实施“工业强市、制造强市”战略,深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着力打造“四个特色之城”,推智能、促融合、强创新、增后劲,工业经济总体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呈现出“生产加快、结构趋优、效益向好、新动能不断显现”的运行特点。

工业生产加快。前11个月,该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5.6%,较上年同期提高7.2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增速加快的主要原因:一是得益于增量上的壮大。一批产值超亿元新投产项目发挥效益。益佳通电池、国肽生物科技、亚鑫重工、佳宇新材料、杰蓝特新材料、通灵电子、稳卓汽车部件等重点项目今年投产并达效,预计,全年新投产企业新增产值70亿元,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5个百分点。二是得益于存量上的优化。 2016年,该市实施了“千企升级”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择了220户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全年完成技术改造投资367.9亿元,同比增长49.8%,居全省第1位。居不完全统计,220个技改项目投产后,带动今年新增产值145亿元,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7个百分点。

先行指标良好。今年以来,该市工业增值税和工业用电量两个反映工业经济发展的先行指标运行良好。一是工业增值税快速增长。2017年,该市实现工业增值税41.8亿元,同比增长32.3%,分别居全省第5、第4位;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37.8%的汽车零部件、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四个行业增值税分别增长 22.1%、14.3%、15.5%和21.3%。二是工业用电支撑有力。 2017年,全市工业用电7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总量和增幅均居全省第5位。尤其可贵的是,这一增长速度是在钢铁、耐磨两大高耗能行业下降6.3%的情况下取得的。

发展后劲增强。一是工业投资强劲。前11个月,全市完成工业投资711亿元,同比增长19%,居全省第2位;高于全社会投资7.1个百分点,对全社会投资增长贡献率达77%,成为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的最主要力量。二是招商效果显著。2017年,全市新签招商引资项目935个,新建亿元以上项目270个;实际到位省外资金883.3亿元,同比增长14.7%,总量和增幅居全省第3位和第6位。三是民营经济活跃。预计,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795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0%以上,占全市GDP比重达到70.5%。新注册私营企业5000户以上,总数达到3.5万户;新登记个体工商户2万户以上,总数达到14万户。

内生动力提升。一是新兴产业加快。前11个月,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296户,居全省第3位;战新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2.7%,高于全省1.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7位。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29.2%,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二是创新能力增强。 2016年,该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0.83%,提高幅度居全省第2位。今年前11个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三是经济效益向好。前11个月,该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68.3,同比提高8.7个百分点;企业盈利面达91.9%,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05亿元,增长15%,同比提高6.8个百分点。创造·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

2017年,宣城市实现了三个 “千亿”的跨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主导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000亿元。此外还有两项工作受到安徽省委省政府表彰:民营经济在2016年专项考核中居第6位,较上年提升3个位次,获省委省政府通报表彰;与央企合作工作已连续四年完成省政府下达目标任务,获省政府表彰。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2%;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7%;高新技术产业增长17%;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这些主要指标揭示了宣城市这一年在第二产业上的蓬勃发展和巨大进步。

一是主攻新型制造,制造强市建设加快。在全省率先召开制造强市建设推进大会,成立以宣城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发力智能制造。开展智能制造示范工程、机器换人“369”活动,从“点、线、面”三个维度发力,推进“制造”向“智造”转变。江南化工、黄山胶囊2户企业列入国家智能制造新模式专项名单,居全省第2位;博瑞特、詹氏食品列入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名单,占全省1/4。 11户企业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获省认定,居全省第3位。强化绿色制造。成功争创全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安泽电工列入国家绿色制造专项名单 (全省6个),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获工信部第一批绿色园区称号 (全省唯一)。培育服务型制造。开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博瑞特获国家级首批“服务制造示范”平台(全省5个),宣城智谷软件产业园被认定为省级软件与信息服务集聚区(全省唯一)。

二是培育新型动能,现代产业体系初显。积极推进技术升级和重点项目建设,培育工业经济新动能。狠抓重点项目。持续开展“双百”项目和“千企升级”计划。 220个“千企升级”计划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282.7亿元。积极向上争取。今年,组织3户企业获得国家智能制造专项扶持资金1800万元,居全省第2位。努力扩大开放。围绕“一带一路”走出去,组织小小科技等企业到俄罗斯投资建厂,推进中鼎集团收购德国AMK公司高端伺服电机、法国TFH公司,开拓全球市场。

三是深耕市场主体,企业综合实力增强。坚持育大扶精。大力实施“百亿企业、千亿产业”工程和“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程,全年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0户,居全省第4位。坚持两化融合。强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司尔特肥业被认定为国家级制造业和 “互联网+”融合发展示范企业;新增4户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达标企业,居全省第4位。坚持创新驱动。大力推进创新发展,全年新增9个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居全省第3位。

四是咬定分类施策,精准服务能力提升。积极打造“双创”、技术和帮扶平台,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打造“双创”平台。全力完善宣城智谷软件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对接沪苏浙,入驻软件和大数据企业51户,产业园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打造技术服务平台。推进宣城先进制造业技术服务中心、宣城(中机)产业研究院建设,全年组织12批次知名专家为企业技术研发、攻关、试验检测、标准制定等提供综合性服务,解决难题45个。打造为企服务平台。完善市领导帮扶工作机制,形成了市、县、乡三级联动帮扶企业工作机制。持续开展帮扶“四企一项目”活动和“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开展“送政策进企业进园区”宣贯活动,集中宣讲6次,走进开发区13个,走访企业380户,发放《宣城市制造强市建设系列政策汇编》570本。创优·加快调整优化工业结构

2016年,在连续三年开展“工业突破年”活动的基础上,宣城市正式启动“工业转型升级年”活动,深入实施“调转促”行动计划,强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发展取得新突破。

转型升级的步伐还在加快! 2016年,宣城市积极制定实施方案,分解落实活动目标,实施“挂图作战”;编制了《宣城市“十三五”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中国制造2025宣城行动方案》、《宣城市工业产业集聚区(基地)布局规划》和 《宣城市工业经济发展指南(2016-2020)》。组织实施产业高端发展、技术改造提升、绿色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速、信息化引领和大企业培育6个年度推进方案,全力促进产业升级。

2017年,宣城市的工业结构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但同样做出了自己的成绩。在转型发展旗帜的引领下,在工业提速增效的主动仗中,现如今,宣城的工业经济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蜕变。

塔吊高耸、车辆穿梭、焊花飞溅、机器轰鸣;放眼全市,在宣城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平台、大战场、最前沿,一座座园区相继落成,一栋栋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项目纷纷落户,一家家企业成长壮大……这是一幅壮阔的画卷。

据统计,仅2016年,宣城市604个项目纳入省工业项目投资导向计划。全市完成工业投资685.9亿元,增长10.8%。滚动实施“千企升级”计划,市“千企升级”计划220个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52.8亿元。

截至目前,宣城市“双百”重点项目新开工126个,完成投资73亿元。投产123个,完成投资66亿元。建立梯次推进的重点工业项目库,目前已谋划工业项目633个,总投资近5000亿元。

调整优化工业结构,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外地企业入驻,使得宣城像一个容积更大、磁力更强的“中心地”,各类高新产业、高科技企业纷纷被它的强磁场所吸引。目前,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宣城科技园二期、汉能移动能源产业园等项目开工建设,益佳通新能源、宣城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长桥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加快建设,市级国有平台公司改革转型顺利推进,成立了国有独资的宣城东部新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着力打造创新发展先行区、新业态集聚区和产城一体示范区。新塘羽绒产业园、冷链物流农产品集配大市场、电子商务与快递业协同发展集中区等项目加快建设……创新·推进工业化与多方融合工业是打造成苏浙皖交汇区域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是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这一共同的认识,宣城市不断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协调发展,不断提升质量和效益,取得了很大成绩。

这一年,宣城发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以“1+5”的战新基地发展为龙头,推进新兴产业集聚化发展。瞄准一个项目,带动了新能源产业发展,入驻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企业15家,覆盖锂电池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和外壳五大基础部件。搭建一个平台,带动了信息产业发展,宣城智谷软件产业园入驻双创企业43户,产业园获国家级众创空间、省级软件和大数据示范园区等称号,创见未来获“创客中国”安徽省创新创业大赛第2名。

这一年,宣城全面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组织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分行业遴选133户企业开展两化融合和贯标培育。4家企业获得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标准化示范企业,14户企业获批省级以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启动实施福美达新材料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达标工作。

这一年,宣城重点“建平台、引才智、抓改革”,增强创新发展活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合作,先后成立了宣城先进制造业技术服务中心、宣城(中机)产业研究院,组建安徽工业大学宣城研究院,与美国加州大学、清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签约。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6家,总数达到210家,居全省第6位;新招引落户高层次科创团队26家;宣州区开发区成功争创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这一年,宣城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主攻传统产业生产清洁化、能源低碳化,推进绿色发展。编制完成宣城市“十三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推进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建设,增强绿色精益制造能力。成功争创全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安泽电工进入国家绿色制造专项名单。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获工信部第一批绿色园区称号,为全省唯一。宣城海螺、金宏化工等4家企业获省级绿色工厂称号,居全省第2位……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今年以来,宣城市动员各方力量,加强组织协调,大力推动“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实施。

9月份,宣城市共走访调研企业145家,召开座谈会111次,收回调查问卷145份,收集问题和建议239个,解决和答复实际问题210个,“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落地落实,以降成本为重点、补短板为关键、优产能为主攻方向,精准发力,打好组合拳,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

转型升级再提速,战新产业再提升,新型动能再培育……在工业经济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中,宣城已经站在全新的起点,它正迈开坚实有力的步履,朝着奋力铸就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强劲引擎之路砥砺前行,力争用铿锵足音工业经济蓬勃发展的华彩乐章!(宣城市经信委 徐启宏)

新闻推荐

山水灵动 蕴育独特之物

家乡的山,虽没有香山的红叶似火,也没有泰山的雄伟壮观,更没有华山的危峰兀立,但它却有与众不同的美:连绵起伏,重峦叠嶂,似蜿蜒着的巨龙围绕着家乡的一草一木。山上的树木枝繁叶茂,青翠欲滴。登上山去眼...

宁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国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步伐坚定 宣城新型制造扬帆启航——宣城市2017年度工业经济发展纪略)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