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林教板凳女孩用电脑。
“‘板凳女孩’离开了人世。很惋惜。”
4月上旬的一天,宁国市公安局梅林派出所户籍民警王长林发来了这样一条微信。字数很短,但字里行间充满着不舍和难过。
“板凳女孩”名叫朱雁,家住宁国市梅林镇七都汪村,今年32岁。源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与王长林相识,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她虽然走了,但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王长林从头跟记者说起了故事。
A.
架起一条“爱心专线”
那是朱雁5岁的时候。她的母亲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同龄小伙伴玩耍时,她却经常跌跤,慢慢地寸步难行,后经诊断不幸患上“先天性肌无力”,也就是俗称的“软骨病”。低头、抬头,这个常人毫不费力就可以完成的动作,朱雁都没法做到。
患病辍学后,朱雁的爷爷和父亲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多方求医,结果证明只是徒劳无功,无奈,一家人最终选择了放弃治疗。低矮的土墙房里,仅有一台破旧的电视机,再也没有一个像样的物件。就这样,朱雁整日趴在一条板凳上,在煎熬中度过了整整17年。
虽然身患病症,但朱雁也想着有一天能够“飞”出大山,去看看课本上的天安门和更美的风景、更大的世界。每到过年时,这种愿望就更加强烈。
2016年7月份,因为医疗补助的需要,“板凳女孩”朱雁急缺第二代身份证,然而因身患疾病无法到派出所办理。偶然的一天,王长林得知了这个消息后,主动上门服务,这才解了燃眉之急。“当时跟她聊天时,她一直说,想看看外面的世界!”王长林说,朱雁的遭遇令人心生悲悯。
朱雁的话语始终在王长林的耳畔萦绕。为了帮她圆梦,王长林首先考虑到为其购买一辆电动轮椅,然而,朱雁因病手上无力,无法控制电动按钮。
一招不行,再换一招。王长林想到可以通过网络,让朱雁开开眼界。2016年12月28日,他自掏腰包购买了一台新电脑。可随后到辖区的电信部门办理网络业务时,却遇到了难题:由于朱雁的家位于大山深处,基本属于网络“盲区”,如果单独架线开通网络的话,至少需要2万多元,这对王长林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于是,他立即将情况向电信部门相关负责人反映,并多次往返奔波寻求解决途经。
当年12月30日,辖区电信部门的负责人在将情况上报到市电信局后,得到了市电信局的帮助。紧接着,辖区电信部门紧急施工,仅用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架起“爱心专线”,同时免收两万余元施工费用,只需要每月交付129元网络宽带月租。这笔钱王长林主动承担了起来。
电脑买来了,网络通畅了,但朱雁的手不能自如活动,需要一定的帮扶才能进行简单操作。见此情形,王长林耐心地帮助并指导她,并交代相关注意事项。
“‘看’到了天安门、东方明珠!”朱雁十分吃力地点击着鼠标,但脸上的笑容却越发灿烂,因为,她终于“飞”出了大山,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B.
签订人体器官捐赠书
一次偶然的帮扶,让朱雁与王长林结识。王长林也通过一次次帮扶,让“板凳女孩”感受到了温暖。
2017年11月10日上午,王长林通过前期对接,会同宁国市电信局爱心人士,把将近1500余元食品及过冬衣物等爱心物品送到了朱雁家,并关切地询问其境况,鼓励她要笑对人生。临近寒冬,朱雁的心底暖意融融,精神状态也一天比一天好了。
天有不测风云。2018年9月份,一直在家照顾朱雁日常生活起居的爷爷突然中风,卧床不起,后经治疗才勉强能够自理生活。更让王长林没料到的是,由于朱雁父亲常年在外做事,没有时间回家照顾,致使她病情恶化,连坐在椅子上的动作都无法进行,只能整天躺在床上。
由于身体原因,朱雁不能自由翻身,长期保持卧床状态导致她身上出现大面积褥疮。那段时间,朱雁觉得非常痛苦,对生活再一次陷入了绝望的情绪,多次产生轻生的念头,好在都被时常上门看望的王长林拦住了。
2019年3月12日,正在外地出差的王长林接到了朱雁电话。电话中,朱雁气若游丝且一直痛哭流涕,哭喊着要王长林有时间尽快赶到她家。
由于在外出差不能赶回,思前想后,王长林便给朱雁所在村的村干部周胜华打了个电话,希望他及时赶往朱雁家查看情况。周胜华很快来到了朱雁家,当时朱雁做出了一个让他意外的决定:无偿捐献自己的器官,希望为国家医学研究做些贡献。
出差回来的王长林第一时间赶到了朱雁家。为了帮助朱雁实现捐献人体器官的心愿,他立即前往镇政府民政、妇联等部门,并多次找到分管领导对接此项工作,同时积极联系宁国市红十字会对接相关事宜。
3月21日,王长林会同梅林镇政府妇联等部门,带着慰问品赶往朱雁家对其慰问,并在村干部见证下同其父亲签订了捐献遗体(角膜)志愿书。
来到朱雁床前,看着朱雁骨瘦嶙峋的身体和毫无血色的面孔,王长林心里一阵阵酸楚,他哽咽着鼓励朱雁“坚定生活的信心”。
C.
一个未完成的心愿
就在王长林准备离开时,朱雁小声地向王长林提了个要求,希望能将她暂时送到福利院,找个贴心的护理员,以便在她有限的生命中减轻些痛苦。对这个轻声的愿望,王长林当即表示“会想尽办法满足她的心愿”。
当时,天气渐渐升温,如果不尽快将朱雁送到福利院,在没有人精心照顾的情况下,她可能很快会因褥疮加重至身体糜烂而死。
想到此,王长林一边安抚朱雁,一边将消息告诉了她的父亲。紧接着,他又立即对接镇民政部门寻求帮助。结果民政部门告知他:宁国社会福利院不收治像朱雁这样身体患有疾病的人,可以到私营的乡镇福利院去看看,但特护价格非常高,一个月至少要3000元左右。
了解情况后,王长林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到宁国市河沥溪雨霄爱心养老服务中心,找到了该中心负责人杭小英院长并说明了情况。听到王长林的讲述后,爱心养老服务中心对朱雁收取了最低入院费,这些费用自然落到了王长林的身上。
当时,杭小英院长还向王长林表示:尽管能够入院,但可能最终的护理效果不太好,但他们会加派人手,尽一切努力来护理好朱雁,尽量让她减轻病痛折磨。王长林对中心的帮助甚为感动,连连向他们道谢。
3月28日上午,在全部工作对接完毕后,王长林会同政府民政部门驱车前往朱雁家,协助其家人将朱雁快速送往宁国市雨霄爱心养老服务中心,并帮其父亲完善了入院手续。
临别时,卧床的朱雁用近乎无神的双眼望着王长林:“王叔叔,谢谢你!如果不是遇到你,我可能早不在人世了,是你给了我生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
3月30日下午,由于病情过重,这个年仅32岁的“板凳女孩”离开了人世。因为太过突然,器官捐献因时间关系也未能实现。王长林说,自己很不舍,很难过……
新闻推荐
宁国讯4月12日,宁国市西津街道津北村党支部、北园社区党总支组织辖区党员代表在宁国市检察院廉政文化展示馆参观学习,进一...
宁国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宁国,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