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吴晓铃 刘淼淼)5月11日,2015海峡两岸记者“重走四川抗战大后方”联合采访活动在建川博物馆启动。从11日至16日,来自中央电视台以及台湾TVBS电视台等媒体的20多位记者,将在成都、雅安、乐山、宜宾、自贡等地采访拍摄,全面呈现抗日战争期间,作为抗战大后方的四川为保存国家实力、发展抗战力量、夺取抗战胜利做出的巨大奉献和牺牲。
本次活动由省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和省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举办。启动仪式上,省社科院研究员段渝介绍,抗战期间,共有350万川军出川抗战,阵亡、负伤、失踪约64万人,居全国之首;四川承担了国家总支出的30%,接受了48所高校内迁,留存了中华文脉;300万至500万民工担起修建公路、机场和运输粮食等任务。此外,四川还接纳和安置了大批机关、700余家工矿企业内迁和上千万人入川避难。这次“重走四川抗战大后方”活动,建川博物馆的川军抗战馆、成都人民公园“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与滇缅公路贯通的乐西公路、乐山战时故宫、当年抗战最重要机场之一的新津机场以及宜宾李庄、江安等地,都将是媒体重走的重点路线。据省台办主任周敏谦介绍,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举办这样的活动,就是要铭记历史、珍视和平,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抗战精神,在共同的历史记忆中把握现在、面向未来。
97岁的抗战老兵刘景轼、抗日名将邓锡侯之子邓宇民、李家钰之子李克林、张自忠嫡孙张庆成、赵一曼嫡孙陈红介绍了川军将士在抗战中的英勇事迹。邓宇民对重走之路充满期待,“四川人民当年在最困难的时候,出钱、出粮、出力,正是因为对国家和民族无私的爱,才做出如此无私的奉献。”张庆成也对川军表示了景仰,“我的爷爷当年在战场上吃的粮食,很可能就是四川人贡献的。”他还透露张自忠后代在怀念先祖时从不掉泪,“因为作为军人,马革裹尸是他的荣耀。”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张良娟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每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不少博物馆除了免费开放以外,还会开展众多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今年的博物馆日,怎么玩转各大博物馆?本报记者提前打探。1这些博物馆今天...
雅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雅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