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昨天,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这个城市的名字再次响起,赢得掌声一片。对于“全国文明城市”这个荣誉,烟台人并不陌生。
2005年10月26日,烟台从116座城市中脱颖而出,荣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实现了争创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2009年1月20日,同样也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烟台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创城一路走来,那些人、那些事值得我们铭记典藏!
■年度记忆:2005年
“全国首批文明城市”花落烟台
⊙那些人———
那一年,他们感动烟台。24岁的女大学生栾丽君,自己身患白血病,却把社会捐给她的钱捐助给另一位生命垂危的大学生,点燃了另一个生命的希望之火;
51岁的海阳市盘石店镇大庄小学教师薛仁贵,身残志坚,用左手书写人生,默默坚守在大山深处三十年;
一个普通百姓,死神距他只有4个小时!是一群素昧平生的人,手挽手,用人间真爱将死神击溃,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山航烟台分公司……
⊙那些事———
那一年,每一个市民积极参与,每一个部门全心投入,从烟台市决定“争创全省全国文明城市”开始,一场“做文明市民、建文明城市”的全民会战打响了。
2005年5月21日,芝罘区共出动14890人,老少齐上阵,一上午时间清理野广告41万处。
工商、卫生、交通、城管等窗口单位提出要严格自律,坚决杜绝“冷硬顶推”、“吃拿要报”、“执法不公”等行为,为市民提供便捷、高效服务。
2005年,烟台除了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的殊荣,还获得另外两个大奖。5月,烟台市被中央综治委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是全国获得“四连冠”的3个城市之一;10月,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执行主任安娜·蒂贝琼卡宣布:烟台获得2005年“联合国人居奖”。这是世界人居领域最高奖。
■闪亮足迹
2005年5月28日至29日,烟台在省创建文明城市测评小组组织的测评当中顺利过关,并成功入围38个全国文明城市(区)候选城市名单。之后,中央文明办将38个城市名单送中央文明委各成员单位和有关主管部门征求意见,进行资格审核。9月5日,中央文明委办公室在媒体和网站上公示全国首批文明城市(区)候选名单,烟台名列其中。
■年度记忆:2009年
高分蝉联“全国文明城市”
⊙那些人———
还记得他们吧,王建章、邓俊莹、张胜国、烟台援川集体……他们温暖烟台,擦亮烟台名片,播撒烟台大爱。
邓俊莹,她是位普通的烟台女孩,为捐肾救助男友,毅然与他登记结婚;
四川大地震后,烟台人在川蜀大地上重建家园,将伤员带到了烟台救治……
⊙那些事———
夺牌难,保牌更难。
当年,中央文明测评组在烟台暗访期间有这样一个真实故事。故事的亲历者、中央测评组工作人员说:
当时天在下雨,在市区大海阳路口,一个由南向北骑着自行车的中年妇女突然摔倒了。正在附近一栋大楼门前站岗的保安看到了这一幕,立即冒雨跑上马路扶起妇女,小心翼翼地把她扶进休息室,照看了妇女的伤势后,这名保安又打电话和妇女的同事取得了联系。不一会,妇女的同事赶到将她接走,这名保安又默默地回到岗位上继续站岗。
“在烟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是非常好、非常的融洽。”每当提起件事,这位测评人员总是如此感慨。
■闪亮足迹
2008年6月16日,全市争创第二届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召开;6月16日至19日,省测评组对烟台市文明城市建设进行初步测评,对相关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对加强创城工作提出具体指导意见;7月17日至20日,中央文明办组织国家有关部委负责人来烟台市进行复查测评,创城进入最后冲刺;8月,中央文明办委托有关负责人来烟台市进行“城市公共文明指数调查”。
2009年1月20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经中央文明委复查确认,烟台以总分96.42分位居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地级市第二位,继续保持“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并顺利实现位次前移。
新闻推荐
最低20元就能看亚沙, 1.2米以下儿童免票入场6万多张门票开始销售
3月8日是第三届亚沙会倒计时100天。当日,亚沙会门票票样揭晓,6万多张门票将分阶段面向全球开始实时公开销售。YMG 记者了解到,海阳亚沙会门票主要包括开幕式门票、闭幕式门...
海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海阳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