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远来看,实现养殖、屠宰及加工的规模化发展,发展商品猪基地生产,才是稳定生猪生产和供给的“正解”。
散户跟风,是“猪周期”周而复始的罪魁祸首。此次猪价大跌,海阳市将淘汰20%的养殖户,全烟台市也将面临一次养殖户“大洗牌”。如何破解“猪周期”?烟台市畜牧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挤掉抗亏损能力差的散户,发展规模化养殖,是禽畜养殖业稳定发展的“正解”。
现象面对“猪亏损”有人走有人留
“跌跌不休”的猪价,使得很多散户纷纷选择逃离猪市。还有一部分养殖户选择了留下来。海阳市朱吴镇后庄村养猪户王香荣,便是“留者”之一。
看着眼前20多窝刚出生的小猪崽,王香荣的脸上喜胜于愁。“村里很多养殖户都把母猪贱卖了,听说其他地方的小养殖户也有不少空栏的,往后养猪的少了,猪价应该会慢慢涨起来。”王香荣说,虽然自己也“赔的火燎燎”的,但要是现在不养了,所有投资就都赔进去了,坚持下去才有赚钱的可能。
“这次猪价下跌给养猪业带来的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洗牌,预计将淘汰20%左右的养猪户,其中绝大多数是抗亏损能力几乎为零的散户。”海阳市畜牧兽医协会秘书长杨洪明向记者介绍,在没有生猪大量进口的情况下,预计第四季度开始,猪价将会上涨,而且持续时间会较长。
杨洪明表示,本次猪价大跌是“猪周期”其中一个环节。造成“猪周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供给不能随价格变化及时作出调整,而需要经历较长的养殖周期。“从补栏或退出母猪开始,一般需要12个月才能看出生猪供给的变化,到这时人们才能从价格上看出供求关系来。”
期待养殖户期待种猪抵押贷款渡难关
面对跌破5元大关的生猪价,相对于母猪数量低于50头的小场小户,规模养殖场多数都会留下来“硬撑”。但是,出栏一头育肥猪就赔三四百元的结果,让规模养殖场倍感“压力山大”。“就怕撑不到猪价上涨的一天,养殖场就赔的破产了。”像其他规模养殖场一样,海阳市和兴种猪场技术场长芦峰,也期盼“寒冬”早日结束。
海阳市和兴种猪场养有500头母猪,2000多头育肥猪。“每个月仅猪饲料就需要几十万的流动资金,此外工人工资、水电费也得近10万,一旦资金链断了,养殖场立马就会自乱阵脚。”该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他了解,一些规模养殖场已经处在破产边缘,赊饲料喂猪。“经销商一掐断饲料,这些养殖场就只能破产。”养猪行情不好,饲料厂不敢也不能像以前一样赊卖饲料了。“赊的太多了,怕收不回来资金。”海阳市和兴饲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对养殖场来说,最难的就是贷款,拿养殖场抵押也没用。”杨洪明表示,他希望政府能出台相关政策,允许规模养殖场能以种猪抵押方式,解决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难问题,帮助养殖户走出困境。
对策挤出投机散户才能甩离“猪周期”
“暴涨暴跌与仍以散户为主的养殖模式有很大关系。”烟台市畜牧局相关负责人说,现在还有一些散户在“赌市场”,打算购进猪仔,迎接国庆前后的猪肉涨价。“这次‘洗牌\’将加速生猪存栏模式的改变,进一步提高大中型规范化养殖场所占比重。”该负责人表示,只有挤掉投机散户,才能逐渐走出“猪周期”。“市场在猪价波动上起着决定作用,政府要做的更多的是为养殖户提供条件,让每一个市场主体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博弈和整合,达到资源最优化配置。”杨洪明说,长远来看,实现养殖、屠宰及加工的规模化发展,发展商品猪基地生产,才是稳定生猪生产和供给的“正解”。“猪价趋于稳定,无论对养殖户还是对消费者都是一件好事。”
同时,杨洪明建议尽快落实养猪业保险及补贴政策,落实生猪储备启动保险机制,解除养殖场户在饲养过程中遭遇重大病害等的后顾之忧。“可将相关金融政策进行打包组合,比如推出‘贷款贴息+政策性保险+牲畜活体抵押\’组合,政府出‘小钱\’引导,保险公司、银行等各司其职、共担风险。”杨洪明提出建议。YMG记者任雪娜
新闻推荐
我在海阳,你在哪?, 海阳人拍微电影“续力”城市形象“微营销”
本报讯(YMG记者任雪娜通讯员巩锦秀)海阳人迈起了“时尚步”。继年初开通“海阳印象”官方微信、微博后,海阳市又尝试起用微电影宣传城市形象。22日上午,海阳...
海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海阳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