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记者姜乾通讯员程杨宋伟
摄影报道
一提起董吉正,莱州市很多人都熟知。这位年已80岁的种地老汉,历经5年,从简单的26个英文字母学起,克服了记忆力不好、底子薄的障碍,成了远近闻名的英语通。他的精神折服了很多人,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洋老头”。
“Howareyou?”“I’m fine,thankyou。”昨日上午,记者来到莱州市城港路街道小辛庄村,在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董吉正手拿书本正在伏案练习英语,看到记者到来,便用一口流利的英语跟记者对话。
董吉正,今年80岁,他从迷恋上英语以来,昼夜苦读,不仅能够用一口地道的英语与人交流,还独创了一套记忆法,推介给村民使用。
董吉正是一位地道的莱州人,他年轻时靠种地为生,对外语一窍不通。2006年的一天,他偶然间听到收音机里“枫叶正红”节目开设了“迎奥运、学英语”的栏目,从此,便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跟所有初学者一样,我也是从最简单的26个英文字母学起的。”董吉正说,为了克服记忆力不好的困难,他每天将需要学习的英语字母记在一张小纸片上,利用干活、休息的工夫反复记忆,直到记熟为止。
掌握了26个字母,董吉正逐渐琢磨出了门道,也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听人家说着流利的英语,我觉得蛮有意思,而且不觉得难,便将它当成了一个兴趣来学,我称之为开心英语。”董吉正说,一到了节目时间,他便不管不顾,扔下手中的活,准时守在收音机旁,听一小时节目,“手头没有课本,就边跟着录音机边朗读边抄下字母,回头再让我小孙子给‘翻译\’成汉字,如此反复,一年多时间,大约掌握了200多句英语。”
硬背下来的语句是死的,而能与人交流,活学活用才是董吉正的最终追求。初步掌握了几百句英语后,董吉正便开始利用一切机会,跟会英语的人对话。“周围的人都说汉语,我只有去找小孩子。”董吉正说,见到会说英语的人,他都想着试试,“我就是见缝插针,但凡能说上句的,我就说说,一是加深原有英语的记忆,二是套别人的‘新\’话,从中学习。”
除了交流,董吉正的英语还有其他妙处。“那天,孙媳妇刚生完孩子,想回娘家去住些日子,就打过电话来跟我商量,我觉得咱作为长辈不能太左右别人的思想,便说了句‘Thinktwice beforeyoumakeadeceive’,意思是她去或者不去,决定之前要三思。”董吉正说,孙媳妇一听就理解了他的意思,双方没有任何尴尬。
“人要长寿就得心态不老,虽然已经80岁了,但我觉得现在开始学习也并不算晚。”董吉正说,除了学英语、写字,他还经常打篮球、练腰,甚至每天晚上吃完晚饭,带上二胡,去邻村广场上去拉二胡,保持心情舒畅,就是长寿的最大诀窍。
新闻推荐
掖县城北连郭庄村(今莱州市城港路街道办事处),有400多户人家。建国前,该村的元宵灯会搞得很红火,在周围十里八庄都小有名气。相传从明朝末年开始,每年元宵节村里都...
莱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