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牛肉膏”到“瘦肉精”,从“染色馒头”到“塑化剂”,从“毒胶囊”到“皮革奶”,食品安全问题总是时刻挑战着市民的神经。怎样才能让餐桌更安全?在有关部门完善标准、加强监管的同时,一些消费者将目光转回厨房、转向田园:做都市种菜族,自给自足“纯天然”;亲手种植蔬菜,让家人放心享用……
YMG记者李珑通讯员王梓禾逄阳
开车百公里回老家种菜
“超市一盒放心黄瓜19块钱,只有4根,到底可不可以放心,并没有权威部门的证明。”说这话时,家住莱山明珠花园的李先生正从车上往下搬从老家带回来的菜。
去年夏天,李先生回莱州老家,把父母的老房子重修了,亲戚帮种的三亩地里辟出一小块,专门种菜。每周五,李先生会带着家人开车上百公里,回老家住两天,全家一齐动手侍弄三分地,还到村里收点家养鸡蛋鹅蛋。与其说这是劳动,不如说是全家的休闲。种的小葱、韭菜、烤的柿子、青椒一家人吃不完,还能分给同事一起分享。
市里人到农村或郊区开荒种田,在烟台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在莱山区石沟屯附近,多有电力小区、鹿鸣小区的居民租地种菜。一分田地一年的租金不过四五百块钱,种的菜够全家吃。52岁的仲先生每天早上骑自行车到地里忙活一会儿,8点钟再准时上班,几乎天天都能给女儿或是同事带点新鲜菜。“自己种菜就是图个安心,投入其实不小,但其中的快乐是钱买不到的。”仲先生说。
淘宝买种子想吃啥种啥
台湾四季小香葱种子4.8元一包、寿光黑珍珠番茄种子3元钱一粒、寿光水果黄瓜种子0.65元一粒、独根红韭菜种子9元钱一包……昨天,市民张女士从淘宝四皇冠卖家“禾之源”买了几样种子,从小黄山挖了点土,种在了阳台泡沫盒里。
除了阳台种菜,郊区和农村仿照“开心农场”游戏打造的真实版开心农场也深受市民欢迎。在莱州市西坊北村“开心农场”里,一块土地被竹栅栏分隔成无数40多平米的菜园,每逢周末,许多来自城市的市民在此开心地劳作,享受田园之乐。
“儿子怕俺老两口经常呆在家里不动弹,就认领了这块地,我们骑着电动车,早晚出来活动一下,也算是锻炼身体了。”住在奥城国际63岁的冯明岐老人告诉记者。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城里人选择了这种认购菜地的方式,早晚或周末休息时自己动手亲自播种,从网上或是农村采购种子或育苗,做一个自给自足的“耕种族”。
给爹妈在乡下租地养老
更愿意接受这种方式的,是一些上了岁数还有劳动能力的老人。
牟平高陵生态产业园上个月推出了“田园养老”的项目,吸引了上百位市民咨询。上个周,产业园工作人员接待了一对中年夫妇。这对夫妇上个月刚把老人送到了烟台最好的养老院,每个月的生活费两个人要四千多元。住了没几天,老人要求回家,养老院条件虽好,但没事情可做也没人说话,老人天天看着同龄人不是生病就是死亡,心情极度郁闷。看到牟平高陵的“田园养老”计划,希望能在高陵水泊地给父母租三分地,一处农房。
高陵镇党委书记王欲晓对田园养老这个概念进行了长时间研究,他认为,现在六七十岁的老人,本身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边种地边养老,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有事情做,有一种被需要的感觉。子女周末可以到乡下和老人住两天,带走老人亲手种植的蔬菜,这是一件两相合宜的事情。田园养老是否可行?本报将做进一步报道。
新闻推荐
50万流动人口将别暂住证, 烟台10月1日起推行居住证,流动人口可享更多市民待遇
YMG记者史崇胤摄影报道记者昨天从相关部门获悉,《山东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法》将于今年10月1日实施。流动人口可按照具体情况申领1年期或者3年期的居...
莱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