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冬天,做为人民公社的小社员,我曾在掖县(今莱州市)留驾水库工地干过一段时日。当时正值三年生活困难时期,民工们吃不饱,穿不暖,每天却要超负荷地工作。度日如年的岁月不堪回首,唯有冬夜蜷缩在窝铺里,听大人们说书,才能感觉到融融暖意。
我最敬佩的是俺排(以村为单位)一位叫刘盛兰的民工,此人50多岁,红脸,能写善辩,见多识广。听他讲古,简直是一种享受,他不但把故事讲得有根有梢,而且将情节渲染得绘声绘色,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这天吃过晚饭,人们在窝铺坐下之后,刘老先生是这样开场的:
你以为咱莱州熊气吗?自古就人杰地灵呢!大家光会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俗语,可是,你知道这话的出处吗?
俗语背后有故事
从前,莱州地界上出了一位造纸大家,名叫子一。他发明了一种纸,透明,煞白,比蔡伦纸漂亮多了。进贡给朝庭,皇上封为子一纸。
子一有个弟弟叫子二,脑瓜挺灵,就是怕苦怕累,铺不下身子。眼见哥哥一夜暴富,他两口子就睡不好觉啦,天不明早早出了门,什么树皮、麻头、渔网、麦管草,一个劲地往家打扫。又在房前空地掘了发酵池、打浆池,不几天,造纸作坊也开业了。
但子二的造纸技术很有限,又不好意思向哥哥讨教,一个月后,草纸堆满了纸坊。不过,子二终究是个有心计的人,如此这般一说,媳妇乖乖照办。
转天,邻居们听说子二得急病死了,都过来帮忙。子二媳妇跪在棺前哭天抢地:“我的个天!孩他爹是造纸累死的啊,撇下孤儿寡母,这日子俺可怎么过……”边哭边把一捆捆草纸拿来烧。大伙问这是啥意思?子二媳妇说:“三天前,孩他爹梦见一位神仙,说他大限已到,要家人一定要多烧草纸,到阴间就变成冥钱了。”
夜里,大伙儿帮着守灵时,听到子二在棺材里面砸棺盖:“快开门,我又回来了!”众人以为诈尸了呢,都吓得不轻。有大胆的上前把棺盖打开,子二忽地一下坐起来,揉揉眼说:“我死后来到阴间,阎王罚我磨豆腐。幸亏孩他娘不停地送钱,我就分发给身边的小鬼,让他们替咱推磨。剩下的我全孝敬了阎王,想不到他在生死簿上大笔一挥,嗨,咱就回来了。”子二讲得有鼻子有眼,邻居们听了纷纷掏钱买纸,你三墩(捆),我五墩……天明后,都去茔地为自家先人焚纸送钱。消息传开,子二家的草纸成了抢手货,不久即销售一空。
子二终靠草纸发了财,从而成就了“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个典故。
子一纸原是子邑纸
故事讲得很精彩,但故事听过后也就过去了,没有谁再往心里去。
星移斗转。上世纪80年代末,我接触地方文史资料多起来,方知东汉末年东莱掖县确实出过一位造纸大家,姓左名伯,字子邑。他造的纸确实被汉桓帝刘志封为“子邑纸”,与张芝的笔、韦诞的墨,并称文房“三大名品”,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至于故事讲述者缘何将子邑说成子一?是故意为之,还是另有它因?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现已不得而知。我想,可能是为引出他弟弟“子二”之故吧。
但不管怎样,“有钱能使鬼推磨”的典故,以及人们上坟、祭祀均要烧纸的习俗,却一直传承至今。
新闻推荐
五间老房9个关系人争着继承, 子女和外甥女为争房产闹上法庭,最后6个继承人分割
YMG记者于杨年近九旬的莱州老太去世后,留下五间翻新房。因房屋一直由老太的外甥女掌控,几个子女为继承房产遂将其外甥女告上法庭,其间纠纷关系复杂。昨天,...
莱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